8月8日管仁福院長應“上海貝尚智庫演講局”邀請,參加了“追尋君子的足迹——2024‘君品習酒·中國書院’文化活動(第三站)走進東坡書院”。他主要參加了“君子論道”的文化論壇活動,交流的話題是:蘇轼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我們通過蘇轼的文學作品可以汲取到怎樣的精神力量。

管仁福院長講話
管院長說:蘇轼是中國古代少有的大文豪,他在詩、詞、文、書法、繪畫等方面的成就代表了宋代文學藝術的最高成就。蘇轼的文學作品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生活面貌、個人經曆、以及他的心路發展曆程。在他作品中反映出的仁愛精神、以民為本、遺愛于民的為政理念都值得我們今天繼續弘揚踐行。因為這與我們當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等為政理念,有着内在的曆史延承邏輯。

“君子論道”文化論壇嘉賓交流
蘇東坡有着強大的心理調适能力,他作品中表現出的“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處世态度、“寓意于物”的生活審美趣味、追求自由閑适的放鶴情懷、辯證思維的哲學智慧、兼容并包的文化智慧、民胞物與的偉大胸懷等都可以給我們超越憂患、詩意生存的精神力量。
蘇東坡與酒有不解之緣,他的文學名篇多與酒有關,如他在密州的經典之作“密州四曲”有三首都寫到了酒,還有他的名作如《登雲龍山》、《放鶴亭記》、前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等等,可以說,如果沒有酒的媒介,蘇東坡就不會産生諸多的文學經典名篇。
蘇東坡的一生學習君子、熱愛君子。他晚年選擇常州終老,不僅此地山清水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眷此邦之多君子。”東坡是踐行君子人格的一生,是踐行君子人格的光輝典範。葉嘉瑩先生說蘇轼“是一個把儒家用世之志意與道家曠觀之精神,做了一個極圓滿之融合”。“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這是東坡君子人格的最好的詩意诠釋。

活動現場合影
圖文來源:管仁福 貴州習酒融媒體中心
審核:管仁福 李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