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校友工作 > 校友動态 > 正文
校友動态
所以少年人|畢業生冉蒙和她眼中的上海校友
發布時間:2020-08-11 作者:礦大上海校友會

有人說

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還有人說

餘生善待自己 歸來仍是少年

更有人說

願你經曆風雨 歸來仍是少年


冉蒙

第十三屆“‘青春礦大’年度人物”

中國青年報全國創業英雄一百強

“REMO視頻”的項目負責人

江蘇冉冉傳媒創始人

蒙視界科技(上海)創始人


又是一年畢業時!《所以少年人》由伟德官网手机版2020屆畢業生冉蒙創作,是一部以從礦大畢業并且已經參加工作的上海校友采訪為主要内容的訪談紀錄片。作品采訪對象裡,有年長我們許多,已經功成名就的;有畢業了若幹年,已經積累了一定社會經驗,仍然在努力奮鬥的;也有剛畢業一兩年,與新一屆畢業生年齡相仿的校友。他們的年齡層次跨度較大,教育背景和職業性質也相差較大,當年畢業的他們,為什麼會選擇上海?在滬多年,他們有哪些故事想要分享給年輕校友?也許可以從視頻中找到答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冉蒙創作這個作品的心路曆程吧。

01初衷和心願

“畢業”這個主題是本作品貫穿全片的中心,記錄畢業的故事、提供對畢業生的建設性意見也是創作這個作品的初衷。畢業,是一段時光的末尾,也是另外一段全新時光的開始。通過和每個人的交流,我了解到了隻屬于他們的大學時代是什麼樣子,他們獨有的畢業情懷,他們的人生規劃,以及對即将走出大學校園的我們有哪些出于肺腑的勸勉之言。将本片展示給更多的畢業生,讓大家都能從中有所收獲是我的心願。

02與衆不同的一年

随着畢業設計的結束,我大學四年的生活也由此落下帷幕。借畢業之際,創作《所以少年人》,取水木年華的這首歌的歌名為片名,讓聽者看者不禁回憶自己年少時光的歡喜或憾事。四年前,我們懵懵懂懂來到這所學校,四年後,我們滿載在礦大收獲的本領和知識,要走出母校的校園,迎接下一階段的人生。

今年對于我們這屆的畢業生來說是非常與衆不同的一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無形中給了我們畢業生很大的壓力,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們中間有不少人對走出校園要選擇的方向感覺到迷茫。正因為這樣,我選擇了訪談片的形式,給大家展現,作為過來人的校友們如何回憶他們大學的青春,他們的經曆又能給畢業生以怎樣的啟發。

大學四年,是每位大學生正當青春的黃金四年。在此之前,絕大多數人都是稚嫩的孩子,身邊圍繞的都是書本、同學和老師,是學校裡的一切。在上大學前,高考的目标似乎就是每個人生活的全部。在此之後,我們将要告别單純的象牙塔,面向陌生又充滿挑戰的現實社會,融入成年人的世界。對于每個人來說,大學生活都有着不同的記憶和故事,每個人在即将結束這段黃金般珍貴的四年時,心情也一定各不相同。

03不論将走何方,永遠的礦大人

大二伊始,在我想要開始創業卻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我的礦大夥伴們,陪我熬夜陪我梳理想法,和他們一起成長的記憶将被我永久珍藏。不管以後我們是否在同一座城市,是否從事同一種工作,大學期間建立的友情都會是我們的寶貴财富。這次采訪的意義,也讓我們回望過去時,回望自己是怎麼慢慢變成一個獨立、自強、勇敢的人的時候,知道其中的深意。

寫到這裡時,我的内心湧上一股強烈的感動,眼眶也不禁有些濕潤。在礦大學習的四年,我非常感恩,能遇到我的每一位恩師。在我的大學生涯中,他們的話、他們的教導、他們的品質,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許多。感謝母校,提供給我們很多的成長機會和難能可貴的資源,正是有了母校的培養,我們才能成為更好的我們。不論以後将走向何方,我們永遠都是礦大的學生,也永遠都是礦大人。

04上海校友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次采訪主體對象,全都是上海校友。上海由于地域特殊性,位于一線城市,這樣的地域生活打拼的故事分享或許更能給到大家一些典型性的思考,加上自己也是真實被上海校友影響的,希望把這樣優秀的人群的力量傳播。在數次和張志剛師兄交流過程中,不僅感受到其學識的廣博,同時,我也從中得到了很多啟迪,在思維上有所開闊。在我的認知中,姚雲開師兄是上海校友會的組織聯絡人,他開明包容,平和豁達,于我而言,亦師亦友。劉克強師兄與我探讨創業想法,說話如春風細雨,還總是帶着年輕的學弟學妹吃飯。還有不愛出鏡的楊傑校友、郭暢師姐都把為數不多的鏡頭貢獻給了本片。我感覺真的很幸運,可以在初到上海時,遇到這樣好的校友們,希望能有更多正在前進的學弟學妹以及和我一樣即将畢業的同學,在他們的故事下,獲得内心的力量,更好地出發。

每一次的風雨兼程

未必彩霞滿天

每一次的淚流滿面

未必花開春暖

這一路馳騁的日子

終不負沉潛的力量

敬你我少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