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劉濤
性别:男
職稱:副教授
電子郵箱:liushsh2001@163.com
通訊地址:江蘇省徐州市大學路1号伟德官网手机版南湖校區伟德官网手机版
▋個人簡曆
劉濤,男,漢族,江蘇徐州人。中共黨員,博士,碩士生導師,現為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副教授。曾擔任江蘇師範大學語言科學與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主要社會兼職為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神經語言學研究分會副秘書長。長期從事語言學和漢語國際教育相關專業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神經語言學、語言習得、語言認知、語言能力等,重點利用神經電生理學技術(ERPs)等方法開展人腦語言神經機制研究。
▋教育工作經曆
2002.9—2005.6,徐州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
2008.6—2011.6,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
2013.11—2014.11,德國馬爾堡大學,訪問學者
2005.8-2021.12,江蘇師範大學語言科學與藝術學院教師、黨委副書記
2022.1至今,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教師
▋專業與研究方向
專業: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研究方向:神經語言學,語言習得
▋科學研究項目
1.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人類語言句法移位的認知過程與神經基礎研究(編号:16BYY075)。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漢語句法結構中語迹的神經機制研究(編号:13YJC740057)。
3.主持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漢語句法移位加工的神經機制研究(編号:11YYC011)。
4.主持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基于事件相關電位的漢語名動分離的神經機制研究(編号:09SJB740001)。
5.主持教育部語用司委托項目:2020年“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專項。
6.參與國家973課題:語言認知的神經機制(編号:2014CB340502)。
▋代表性論文與著作
(1)Automatic processing of pragmatic information in the human brain: A mismatch negativity study. Neuroreport(SCI),2018年第29期。
(2)4-6歲兒童言語理解中世界知識運用能力的發展,《心理與行為研究》(CSSCI),2018年第2期。
(3)基于事件相關電位的空語類分類的神經機制研究,《外語研究》(CSSCI),2016年第5期。
(4)句法移位的腦神經加工機制——來自漢語被動句的ERPs研究,《語言科學》(CSSCI),2016年第6期。
(5)Are scalar implicatures automatically processed and different for each individual? A mismatch negativity (MMN) study(第二作者). Brain Research(SCI), 2015.3.
(6)基于話語功能的韓國留學生“是……的”句偏誤分析,《伟德官网手机版學報(社科版)》,2015年第6期。
(7)當代機器語言能力的研究現狀與展望,《語言科學》(CSSCI),2014年第1期。
(8)漢語話題句中語迹的神經機制研究(第二作者),《中國社會科學》(CSSCI),2013年第6期。
(9)語言回指加工的ERP研究述評(第二作者),《心理科學進展》(CSSCI),2011第3期。
(10)語言理解中記憶機制的研究進展(第二作者),《生物物理學報》(中文核心),2011年第9期。
(11)漢語名-動兼類效應的神經機制研究,《心理科學》(CSSCI),2011年第6期。
(12)主語關系從句加工優勢的普遍性——來自漢語ERP研究的證據,《語言科學》(CSSCI),2011年第1期。
(13)中國神經語言學研究回顧與展望(第二作者),《語言文字應用》(CSSCI),2010年第1期。
(14)語法語境下漢語名動分離的ERP研究,《心理學報》(CSSCI),2008年第6期。
(15)《少數民族語言對照版最簡實用普通話100句》(共五冊:彜語對照版、傈僳語對照版、維吾爾語對照版、藏語對照版、納西語對照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10月。(執行主編)
(1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國情手冊》,商務印書館,2016年11月。(編委,作者)
▋獲獎情況
(一)榮譽稱号
(1)2018年獲評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2)2019年獲江蘇省青年志願服務事業貢獻獎。
(二)科研獲獎
(1)2015年論文獲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排名2/2)。
(2)2014年論文獲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排名2/2)。
(3)2012年博士論文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
(三)教學獲獎
(1)2021年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類)一等獎(排名2/5)。
(2)2021年教學成果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類)一等獎(排名6/6)。
(3)2018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類)二等獎(排名7/15)。
(4)2017年獲江蘇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獎一等獎(排名4/6)。
(四)人才培養獲獎
(1)2019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優秀指導教師。
(2)2015年獲評為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本科畢業論文優秀指導教師。
(3)2021年指導學生獲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賽特等獎。
(4)2020年指導學生獲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國賽金獎。
(5)2019年指導學生獲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賽二等獎、省賽特等獎。
▋開設課程
《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當代語言學》《漢語史專題》《神經語言學》《神經影像技術》《中國文化通論》《中華文化與傳播》等。
▋指導研究生情況
2015起先後指導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重點指導神經語言學和語言習得方向,所指導學生多人獲省級和校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