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胡可濤
性别:男
職稱:副教授
辦公電話:13645203066
辦公地址:伟德官网手机版南湖校區 文科樓B207-2室
電子郵箱:5101@cumt.edu.cn
通訊地址:江蘇省徐州市大學路1号伟德官网手机版南湖校區伟德官网手机版
校外兼職:江蘇省儒學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瞿秋白研究會會員、浙江省蕭山湘湖(白馬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個人簡曆
胡可濤,男,江蘇灌雲人。九三學社社員,伟德官网手机版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台灣政治大學、輔仁大學、美國聖母大學等校訪問學者。目前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思想與中國近現代學人的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1項、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1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在《哲學動态》《理論探索》《台灣研究集刊》《文化中國》等國内外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
▋學習經曆
1998.09-2002.07 淮陰師範學院政治系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
2002.09-2005.07 南昌大學哲學系學習,獲哲學碩士學位;
2006.09-2009.07 清華大學哲學系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
2012.11.12-11.26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任訪問學者;
2015.03.03-3.31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任訪問學者;
2016.04.25-06.24 台灣輔仁大學士林哲學研究中心,第十三屆士林哲學教學講習會學員;
2018.05.01-05.31 台灣輔仁大學士林哲學研究中心,任訪問學者;
2020.01.01-2021.02.05 美國聖母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任訪問學者。
▋工作經曆
2005.08-2010.09 江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2010.09-2011.05 伟德官网手机版文學與法政學院;
2011.05-2024.09 伟德官网手机版馬克思主義學院;
2024.09- 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
▋主要科研項目
A.縱向課題
(1)“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知識與道德關系探究”(項目編号:WF2010001G),伟德官网手机版“啟航計劃”研究項目,項目經費:2萬元,獨立(已結題);
(2)“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天人關系研究”(項目編号:WF2010001G),伟德官网手机版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經費2萬元,已結題;
(3)“漢文化的精髓及其價值研究”(12XSB-10),徐州市社科基金項目,已結題;
(4)“民國倫理學史研究”(項目号:14ZXD006),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已結題;
(5)“‘全域化’戰略思維下的徐州生态文明建設研究”(項目号: 2015XSST-033),徐州市社科基金專項課題,已結題;
(6)20世紀上半期非中共知識群體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與接受研究(項目号:16YJC71001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項目經費8萬元,已結題;
B.橫向課題
1、主持杭州湘湖(白馬湖)研究院研究項目:德惠祠、道南書院的重建研究(項目号:2011YB08Z08),項目經費3萬元,已結題;
2、主持創價大學中日友好2011年度學術研究資助項目:池田大作人生哲學思想研究,項目經費30萬日元,已結題;
3、主持浙江社會主義學院2017-2018年度“宗教文化與生态文明” (項目号:ZJ201805)招标課題:現代性視域下的中國宗教生态智慧,項目經費2萬元,已結題。
▋代表性論文及著作
代表性論著主要有:“‘禮義之統’:荀子政治哲學研究”(台灣花木蘭出版社)、“‘法、術、勢’思想新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儒家思想的現代價值:陳大齊儒學思想研究述評”(《伟德官网手机版學報(社會科學版)》)、《“老子的“廉而不刿”及其當代價值》”(《理論探索》)、“‘有如撞洪鐘,合響入迢遞’——程兆熊《孟子講義》導讀”(載程兆熊著:《孟子講義》)、“慈航普渡,勸善金箴——以‘觀音’為題材的勸善書研究”(《五台山研究》)等。
▋獲獎情況
2013.5 撰寫《駱秉章人生哲學管窺》一文,獲得廣東省花洲區“首屆全國駱秉章學術研讨會”有獎征文三等獎;
2013.10 撰寫《老子的“廉而不刿”及其當代價值》一文,獲得湖北廉政文化研究會、湖北随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炎帝勤、廉、仁、儉文化研讨會”征文二等獎;
2016.12 撰寫《現代性視野下的佛教生命智慧》一文,獲得昆明佛教研究會、昆明千佛堂主辦的“佛教文化與生活”有獎征文活動一等獎;
2021.04 撰寫《楊慎的為政之道及其現代價值》一文,獲得渭南市紀委“楊慎政德思想”主題征文二等獎。
2024.05 撰寫《陳亮的死亡觀探微》一文,獲得中國清明網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首屆生命文化研讨會”有獎征文二等獎。
▋開設課程
中國古代文學、國學經典選讀、中國文化概論、中國近現代學術史等。
▋指導研究生情況
2012年開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已指導碩士研究生16名,在讀學生2名。其中2名學生獲得國家獎學金,2名學生畢業論文獲得校級優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