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萬勤,伟德官网手机版2020級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保研至廈門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兩次、伟德官网手机版二等獎學金一次;曾參與發表中文核心cssci一篇、cssci擴展版一篇,參與導師省部級課題一項,主持校級課題一項。曾參與全國馬拉松錦标賽志願者、高考志願填報幫扶等多項公益事業。曾任建築與設計學院辯論隊隊長,并同時在學生會、團委及學院新媒體平台任職。






付穎,伟德官网手机版2020級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考研至華東師範大學創意寫作專業。曾為學校、學院活動創作歌詞、劇本各一篇;曾參與全國大學生志願服務社會實踐并創作歌詞一篇,于西北大學創意寫作中心發表散文一篇。曾參與“推普助力鄉村振興”項目獲市級優秀團隊表彰,參與挑戰杯“引星火明童心夢想”項目獲全國百強實踐團隊榮譽。曾擔任學校學工處考核中心副部長、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辦公室副主任、中文系新媒體平台責任編輯。


并肩前行,我們夢想更共鳴
周萬勤初入大學發現原專業與自己的職業理想并不吻合,于是在大一結束時毅然轉入了中文系,追求自己真正的熱愛。轉入新班級後,他向付穎詢問了專業課的學習資料。而時任“礦大中文之家”編輯的付穎,在浏覽周萬勤發布的劇本視頻後,主動聯系采訪他,發現他不僅靈魂有趣而且思想獨特,兩人因此結緣、相熟、相知,最終走到了一起。
兩人宛如一幅和諧的畫卷,既有着相似的底色,又各自散發着獨特的魅力。他們鐘愛靜谧的時光,絕大多數日子裡,選擇遠離喧嚣的社交活動,将心靈沉浸在感興趣的事情上。“他敏感細膩,擅長捕捉生活細節,而我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寫作,是他們共同的語言,也是思想的交彙點。周萬勤出于興趣會寫一些散文消遣,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生活;而付穎則熱衷于小說和短文的創作,用文字編織動人的故事。這種頻繁的交流,也為他們二人推免及考研時的作品集打下了基礎。
在校園的小徑,他們喜歡并肩散步,又或者一起彈奏吉他,沉浸在音樂世界裡。“無論我們的話題如何流轉,最終總會不由自主地聚焦在語言現象之上。”付穎略顯無奈地說。每當與周萬勤深入交談時,他總是能巧妙地将話題導向語言學領域,并興緻勃勃地分享他所學的語言學理論。付穎則選擇靜靜地聆聽,沉浸在這份知識的海洋中。

有她相伴,我生活更認真
保研的旅程充滿了重重考驗。周萬勤不僅要在繁忙的學業中追趕進度,還需補修大一的課程。在過去的四年大學生活裡,他始終保持着極高的自律和專注,從不懈怠。
在王鑫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周萬勤打開了科研的大門。語言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不僅與計算機、醫學、神經科學、認知科學等多個領域緊密相連,更是為這些領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應用。以ChatGPT為例,其語料處理和機器的深度學習正是語言學領域最基礎、最核心的應用之一。論文的撰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日複一日沉下心來讀書,反反複複打磨修改。為了學好語言學,周萬勤不僅深入學習本專業的知識,還積極拓寬視野,培養包容性思維。他利用課餘時間自學了編程、高等數學等跨學科知識,以實現知識的綜合運用。
在當今這個萬物互聯、自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周萬勤更是将視野拓展到了自媒體領域。他在小紅書平台上開設了一個專注于語言學科普的賬号,首篇關于“尊嘟假嘟”語言現象的分享便獲得了近三千的點贊。他說,網絡上潮流洶湧,不迷失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在此過程中他也不斷汲取着語言學學科的知識,有時還會收到學識更淵博的人的指正或建議,常常感到醍醐灌頂、收獲頗豐。
周萬勤的這份專注與執着背後,卻有着些許健忘和神經大條的特質。幸運的是,他有一位細心且負責任的伴侶。付穎不僅經常提醒着他完成日常的打卡、簽到等瑣事,還是他論文的定稿和修改過程中的最後一關,确保他的論文準确無誤。最終他也用自己的堅持收獲了結果,在CSSCI、CSSCI擴展版發表學術論文兩篇(二作,導師一作)。他對于科研的熱情和追求并未止步,而是期望在這條道路上繼續深耕,最終順利保研至廈門大學。

因他之引,我步履更堅定
與周萬勤那清晰而堅定的步伐不同,付穎的人生軌迹似乎總帶着一絲随性的詩意。然而,正是在周萬勤引導和陪伴的影響下,她逐漸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中國語言文學的分支繁多,同時考研的競争壓力逐年加劇,選擇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變得尤為重要。她熱衷于創作,文字是她靈魂的傾訴,她曾為學校、學院活動創作劇本、歌詞,于西北大學創意寫作中心發表散文。然而對于學術,她始終缺乏熱情。于是,在周萬勤的推薦下,她找準了方向,最終選擇了專注于傳統作家培養的華東師範大學創意寫作專業。
考研的征途如同漫長而曲折的拉鋸戰,需要堅定的信念和毅力。專業課的海量閱讀與背誦記憶,對付穎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尤其是中國當代文學史這一部分,作家、作品與曆史時間交織混雜,所幸她在後期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教材,并結合了思維導圖理清文學史脈絡,為複習之路點亮了明燈。
在考研過程中,周萬勤則如同她最堅實的後盾,無論付穎在哪裡學習,他都默默陪伴在她身邊。在各自準備保研和考研的過程中,他們還會經常比賽學習,将對方視為有力的競争對手,鞭策、激勵對方。結束一天的學習後,付穎會向周萬勤講述她所學的課程和背誦的書籍,分享她的收獲和感悟。而周萬勤則微笑着傾聽,給予建議和鼓勵。他總是稱贊付穎有着非凡的才華和潛力,并鼓勵她一定能夠考研上岸,在文學領域大放異彩。
臨近考試,付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焦慮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沒。而此刻,周萬勤總是在她身邊,用堅定的鼓勵和溫暖的陪伴,幫助她穩住情緒,繼續前行。三月份,付穎前往上海參加面試時,周萬勤陪着她每日進行模拟複試和複盤,始終激勵她不要放棄。正是這些持續的鼓舞和認可,讓付穎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最終一志願上岸。
周萬勤在畢業緻謝中寫道:“感謝她一路的陪伴和鼓勵,感謝她毫無保留地贈予我過去從未體驗過的的信賴、溫暖和包容。” 在他們看來,戀愛是他們成長的催化劑,讓他們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文學院的四年時光,令他們體會到了人文學科的情懷和魅力,最終不僅在學術上有所收獲,也在各位老師的幫助下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他們攜手站在了彼此的未來裡,不忘曾在礦大共度的悠悠四載,并繼續向遠方走去。

文字 黃翠 劉慧子
圖片 周萬勤 付穎
審核 劉甯 張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