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師生在線 > 學子風采 > 正文
學子風采
劉振乾:循夢而行,向陽而生
發布時間:2023-03-07 作者:

劉振乾,伟德官网手机版漢語言文學專業2019級本科生,保研至蘭州大學。獲國家獎學金一次,校一等獎學金兩次。“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優秀團隊獲教育部、團中央表揚信,入選伟德官网手机版卓越青年學院第十二期“青馬工程”培養對象,獲江蘇省三好學生、校十佳團支書、校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校優秀青年志願者、校黨史知識競賽暨《全國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賽手選拔活動一等獎、校大學生暑假網絡文化作品大賽攝影組一等獎等榮譽。

上兩圖為劉振乾的部分獲獎證書

圖為劉振乾的攝影作品


不畏山高路遠的跋涉者,山川回饋以奇絕的秀色;不懼風高浪急的弄潮兒,大海回報以壯麗的日出。大學四年,劉振乾途經艱難險阻,依舊一心一意奔赴熱愛,最終憑借優異的成績與突出的綜合表現,成功保研至蘭州大學的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繼續暢遊于浩蕩的文學世界中。


追求源于熱愛,熱愛成就追求

劉振乾與古典文學結緣自幼時,“我和古代文學應該是挺有緣分的。奶奶曾說,我三四歲和奶奶在公園裡曾指着圍牆裡伸出來的花背道‘一枝紅杏出牆來’。聽到這個故事我自己也很驚訝,這是我所知道的我的閱讀背誦與現實體驗産生聯系的最早的開始。”

在八九歲時,他便和奶奶從衣櫃上取下四大名著,共同閱讀。這些古典書籍以文字在劉振乾腦海裡建起了一個個他從未經曆過的、恢弘的古代世界,也讓他對曆史建立起了很多想象。劉振乾認為,童年的這些閱讀經曆對他産生了很深的影響,其中貫穿的儒家思想也很好地塑造了自身的性情和志趣。

“古代文學承載的一些人物形象、審美趣味、思想觀念、生活狀況是我想探索的,可以‘興觀群怨’。曾看到《蘇轼行蹤考》一類的考證,我在生活中有所感觸時,也會翻翻自己的日記、相冊和老物件,考證自己的曆史和足迹,喚醒一些記憶,這是挺有意思的事情,我覺得這是相通的。而且看到别人的故事,那又何嘗不是自己的故事,如何更好地完成自己,該宣揚什麼抑制什麼,這其中也有答案。”這是劉振乾談起古代文學而抒發的感受。對古代文學的喜愛使他自然地選擇古代文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


黃沙漫漫有盡頭,風雨漂泊有歸舟

談及大學四年的學習經曆時,劉振乾認為自己似乎比較幸運,一直都較為順利。而聊到保研,劉振乾沒有再提“順利”二字,他坦言自己的保研之路走得并不容易。大三結束的暑假準備預推免時他無比焦慮,給了自己很大的心理壓力,心神不甯,坐立難安。

而保研時的面試是劉振乾至今仍在感歎的坎坷。“第一場華中師大的面試成績很早公布了,排在倒數第二,反思一下,是我回答問題邏輯混亂,抓不住重點,說的都是旁門左道,問題就出在這裡,這個能力短時間内怎麼能鍛煉好呢。”而在本校面試中,他又因過于緊張,以至于面對熟悉的老師也沒有發揮好。本以為蘭大的面試結果會如同前兩場一樣使自己失望,然而居然收獲了不錯的結果,後來劉振乾反思道:“可能前面兩場面試有積累經驗的作用,看來對自己的估計可能會出現偏差。”最終,在情感和穩妥的綜合考慮下,劉振乾選擇了前往西北繼續追逐自己的學業。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保研遠未及追求學業的終點,更不是漫漫人生旅途的終點。願廣大學子能如劉振乾一般命途由己,前途坦蕩,與心之所愛攜手共赴星辰大海。


人物采訪

Q:在礦大中文之家的經曆有何收獲和意義嗎?

A:是我跨越了大一到大三的組織,承載了很多美好的記憶。鍛煉技能、增長見識,聽會議,聽講座,做海報,剪視頻,編輯推送,拍新聞照,寫新聞稿,組織晚會。在這裡我認識了很多好朋友,2020級的朋友們幾乎都是在中文之家認識的,很有感情;幫自己的專業做了些事情,作為學生為學科建設作出貢獻是很值得高興的事情。

Q:學業之外喜歡的娛樂活動?

A:很多時候是獨自散步,帶着相機到湖邊、到園子裡逛逛,感受時節變化,記錄美好瞬間。事情繁雜、壓力很大的時候也能幫自己尋找甯靜,“靜能生慧”。有時候是和室友出門吃頓好的,或者在宿舍喊一聲“上号”,打紅警之類的聯機遊戲。保研後偶爾會篆刻,新學了一門手藝。

Q:大學四年經曆中有過遺憾嗎?

A:遺憾肯定是有的,就像季羨林先生說的“每個人都争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我接受遺憾的存在。我常常以自己以中國語言文學為專業為幸,又時常為自己專業素養不高而憾。身邊同學都很有才華,我積澱不夠,争取彌補起來,要涵養大智慧。

Q:對學弟學妹們還有什麼寄語嗎?

A:把我們的老師常常講的,已經深入人心的兩句話再送給大家:“隻問耕耘,不問收獲。”“功在平時,美在過程。” 願大家各有所愛,學有所成,生活幸福。



作者:陳荟彬 張雨萱

圖片:劉振乾

編輯:展望 徐勤蘇

審核:劉甯 張瑞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