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為人風趣而認真,學識淵博而自謙,是許多學生心中的模範。在執教生涯中,他一直秉持身體力行、循循善誘的理念,希望憑自己的學識彌補法律教學的不足,讓同學們能夠更好地接觸法律、學習法律。他就是法學系的馮浩老師。
矢志不渝,孜孜不倦
近期,馮浩老師出版了《勞動合同法重點講義》。當被問起編寫此書的出發點時,馮浩老師首先提及的是現今法律教材的不足:“目前的教材大多缺乏整合性和實踐指導性,尤其是關于勞動合同法方面——除了《勞動合同法》之外,其他相關法律都散現于一些司法解釋當中。因此現有的《勞動合同法》相關教材在匮乏之餘,也有一定的缺陷。”這一問題也反映在他的工作之中。在研究勞動合同訴訟過程中,馮浩老師發現了相關法律規定的缺失和不完善之處。出于對勞動合同制度的整體研究的意願,馮老師便有了編寫該本教材的想法,并開始嘗試聯系從事相關業務的朋友,讓他們加入到編寫的隊伍。
編寫的過程并不總是一帆風順——馮老師雖然有過自己寫專著文章的經曆,但主編一本教材卻與寫學術專著的思路有很大差異。編寫教材從基本理論介紹、典型案例分析,到法條的解釋,都需要相互融合。雖然馮浩老師作為主編者,在編寫之初就已規劃了清晰的框架結構,但現實往往沒有預想的計劃那般一帆風順——由于每位編寫者的思路各有不同,統合大家的意見便成了一個很大的難題。此外,鑒于部分作者并不是住在徐州,作為主編的他就經常要往返于多地與合作者們溝通以了解他們的想法與思路;而各位編寫者都有各自的工作、業務,内容修改的工作便隻能在業餘時間進行。原本六到七個月成書的計劃,在各種實際問題的阻礙下被拖延至一年零二個月。回憶起這段經曆時,馮老師感慨道:“這一過程十分繁瑣,給了我莫大的挑戰,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教材編寫出版後,馮老師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從教材框架設計、人員調配到真正着手編寫,不斷的摸索和磨合使得本次出版的教材内容不斷充實和完善,也有了非常可觀的實用性,能夠為同學們的合同法實務提供良好的幫助。在問及馮老師今後是否還有類似的出書計劃時,他答到,編寫這方面教材主要是為了同學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法律知識,但兼備學術貢獻與指導價值的教材編寫難度比較大,若有機會,他仍然會選擇去嘗試。
身體力行,指導有方
馮老師從2016年開始重點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現在,他正在指導的“互聯網賦能下的新型法律援助平台的構建”項目正在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這個比賽由教育部舉辦,今年是第四屆。近年來“互聯網+”的元素十分熱門,“互聯網+”項目對同學們實踐能力的培養将有很大幫助,但此類項目也有其特殊性,申報條件也較為嚴苛。雖然在大多數人的思維裡,“法律”和“互聯網+”似乎沒有什麼交合之處,但實際上,法律援助小程序、自動文書、專業人士在線答疑等方式都可以成為二者在現代生活中共同服務人民大衆的切入點,這也正是馮老師本次指導的項目的重點研究方面。
在馮浩老師看來,他指導項目的主要目的便是培養同學們的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獨立研究能力以及團隊分工協調能力,最終達到學以緻用的目的。日前,馮浩老師指導的大創項目已經通過校級答辯,順利進入到省級複賽階段,但他始終認為“結果隻是其次,對同學們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才是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
而作為一個法學老師,他更想讓法學的同學們通過這一項目來廣泛地接觸案件,并與律師溝通、學習,讓學生的實務能力提高,他覺得這才是這一項目本身價值的體現。此外,指導項目與講課大有不同,從項目選題的把握到具體指導,其中會涉及到許多新問題,這也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收獲。
與此同時,馮老師也呼籲法學的同學們能夠積極申報類似的大創項目,并特别鼓勵大一大二的同學們提前做相關準備,比如找老師商量有關選題的方向,這既能使參與的同學得到自身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助于提高整個法學的參賽作品質量。
熱愛生活,從心而行
在馮老師的生活中,運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跑步。跑步對他而言,是一種“放松的享受”。馮老師也樂于挑戰自己,去年第一屆徐州國際馬拉松比賽舉辦時,他就參賽挑戰半程馬拉松。據他回憶,“去年的成績并不是很好,用的時間也挺長的,但是重在參與,堅持跑完就已經比較滿足了。”賽後他也提高了對自己的要求,在閑暇時間裡,堅持練習長跑,不斷縮短完成的時間,在近日剛結束的徐馬比賽中,馮老師也取得了2小時10分05秒的好成績。而他說:“半馬并不是最終目标。雖然全程馬拉松的難度很大,但我也會準備挑戰。”
閱讀也是馮老師的一大愛好。“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久而久之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他這樣說道。馮老師讀書涉獵範圍極廣,除了法學書目之外,他也很偏愛其他有關社會科學方面的書籍,比如曆史、經濟、心理學等等。馮老師還向同學們推薦了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三聯生活周刊等雜志和報紙,希望同學們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裡保留讀書看報的習慣以此來了解時事動态、融入世界發展潮流。
除此之外,馮老師的生活也充滿着詩意。不同的季節裡,他會在栽種适宜不同時節的植株,為忙碌的生活增添一抹清新;閑暇之餘,他則會秀出烹饪的好手藝,并嘗試着烘焙,增加生活樂趣。
最後,馮浩老師贈給同學們兩條關于生活的建議:第一,生活中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把一個好的習慣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第二,專業的學習固然重要,與此同時也不要忘記認真地去了解這個世界,學會生活,也要熱愛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