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師生在線 > 教師風采 > 正文
教師風采
為人師表樹楷模,厚德博愛育桃李———訪管仁福教授
發布時間:2020-06-21 作者:

管仁福,1955年生,中共黨員,文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伟德官网手机版文法學院教學副院長,中文系主任等職。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文學和古代文論。

管老師1982年自哈爾濱師範大學畢業後,就在高等學校從教,至2016年退休,在教育戰線一線辛勤耕耘35年。管老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他的學生,從教三十多年始終秉承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默默奉獻、孜孜追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治學著述,志發新意,曾被評為市級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

立志向學,不斷進取

管老師的小學中學時光是在東北的一個農場裡度過的。在中學階段幾位具有大學文憑的老師品學兼備、素質全面,這給他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管老師高中時的班主任是一位哈爾濱下鄉的知識青年,雖然這位班主任由于文革未能進入大學深造,但他紮實的知識功底、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深深地影響着年輕的管老師,于是,在中學階段管老師就确立了一定要上大學的理想。作為那個農場的第一屆高中畢業生,管老師高中畢業後在農場當了5年農業工人。管老師工作期間沒有放棄對理想的追求,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在恢複高考的第二年1978年考上了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管老師大學畢業後,在高校執教7年,然後又考入了南京大學中文系,師從郭維森教授攻讀碩士學位;在獲得碩士學位的10年後他又考入了南京大學中文系,師從莫砺鋒教授攻讀博士學位。2005年當管老師獲得博士學位時已年到知天命之年。當筆者問及管老師求學的經曆時,他笑着說:“這就叫活到老學到老啊!”管老師在求學期間未曾離開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就是靠着這份堅持和努力,讓他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了可喜的佳績。教書育人可謂桃李滿天下,科研著述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先後完成編著、專著四部,論文30餘篇,其中參與主編的《讀書與修身——中外人文社科名著導讀》一書,獲第五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暢銷書一等獎;《韓柳歐蘇與“氣”論繹》(專著)一書獲2007年徐州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試論<三國演義>‘氣’的文化意蘊》一文獲2007年江蘇省哲學科學界學術大會優秀論文獎……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16個字是管老師一貫踐行的為師準則。他從事教育工作30多年,始終堅持以高尚的品德感染學生,以淵博的學識教導學生。管老師在上大學時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多年來時刻以黨員的标準嚴格要求自己,思想上不斷進取、積極向上;工作上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從教30餘年來,憑着認真教學,嚴謹治學的作風,赢得了師生的好評,先後獲得了市級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校級優秀共産黨員,校級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等光榮稱号。

在教書育人方面,管老師一向要求作為老師首先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充實自己,以自己的品德和學識為同學們作出典範;另外,對學生也嚴格要求,堅持授人以漁,重視學生素質、知識、能力的全面發展。管老師說:“大學不同于中學重要的在于大學生一定要有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本科教育不同于高職教育重要的在于本科生要擁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知識儲備,而我們作為大學教師自身就必須具有更高的素質和更好的能力。教書育人,要把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放在首位。”

當談到給當代大學生提些希望和建議時,管老師想了想說道:“最重要的是樹立一個人生目标,人生沒有理想就像沒了風帆的帆船,注定航行不了多遠。而在目标确立後還必須堅持努力,并向着目标一步步前行。目标就像是燈塔,而要想到達成功的彼岸,就需要我們堅持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是的,管老師不斷追求前行的人生曆程就很好地诠釋了成功的要義。

“博學笃志、德業雙修、創新力行、全面發展”這16個字是管老師任中文系主任時對中文系學生的要求,“中文系的學生必須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同時,為了适應社會的需要,他們又必須眼界開闊且有所專長。”正是他這樣重視德育又重視專業素質培養的理念,使中文系的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不斷的提高,也使中文系的畢業生在就業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優勢。

全面發展,這是管老師經常向學生講的話,他認為當代大學生應該胸懷寬廣,放眼未來,要有全球視野和全面的素質,德智體,缺一不可。德育上要學會并踐行做人的道理,擁有“上善若水”的高尚品德;智育則要有專業素質,這其中很重要的是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把學習當成一種快樂的享受;體育上則要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練就健康的體魄,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隻有這樣,才能成為适應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采訪接近尾聲,管老師一直津津樂道的都是教育和他的學生,當要求他談談自己時,他笑着說“沒什麼好說的,讀書教書,春風化雨,培養英才,樂在其中,如此而已。”管老師待人和藹可親,在他身上沒有教授的架子,給我們的印象是一位溫文爾雅、循循善誘的長者。管老師說: “多年讀書教書,從事教師職業,很多東西都已經形成了習慣和自然,比如樂觀向上的人生觀,嚴謹求實的治學态度等。”管老師欣賞孔子的治學之道和君子人格,這位緻力于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教授,從他的學術追求中汲取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營養精華,在完善自我人格的同時,又在他的教育中将其傳播開去,澤被他珍愛的學生們。

有人曾這樣問管老師:“現在您已有博士學位、教授職稱,可謂功成名就,下一步還有什麼奮鬥的目标呢?”管老師說:“教師是一個追求完美而沒有止境的職業,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學位、職稱隻是教師進步過程中的一個标志,并不是最終目标。傳道、授業、解惑,培養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這是教師的神聖職責,為了這一職責,隻要一天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就要孜孜以求,不斷進步。”

管老師今年已經62歲了,而這62年的歲月,已把大半生的年華獻給了教育事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學生早已桃李滿天下,如今他雖已退休,但仍在伟德官网手机版蘇轼研究院擔任科研副院長一職,繼續從事着蘇轼在徐州的文化研究;他還擔任伟德官网手机版教學督導一職,行使對教師本科教學監督指導的職責;他還擔任伟德官网手机版徐海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負責人,并擔任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退休不退職,“老骥伏枥,志在千裡。”他以滿面春風的笑容,繼續踐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精心培育着天下之英才。他用真誠和熱情辛勤耕耘,成就着一個讓學生愛戴又親近的師者,充盈着原本單純旺盛的生命。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