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學生工作 > 正文
學生工作
我院“漢風古韻,文脈傳薪”志願團與漢語言24-1班共同開展文物保護特色團日活動
發布時間:2024-10-25 作者:

10月24日晚7時,伟德官网手机版“漢風古韻,文脈傳薪”志願服務團攜手漢語言24-1班于博4C302召開主題為“漢風古韻,文物傳情——共築文化遺産保護夢”的特色團日活動。本次團日活動由漢語言24-1班團支書彭美暢主持,漢語言24-1班全體同學參加。

活動伊始,“漢風古韻,文脈傳薪”志願服務團的志願者向同學們介紹了徐州博物館中以金縷玉衣和“宛朐侯埶”金印為代表的一系列館藏文物,并結合背景資料和文物電子模型,與同學們讨論如何更好地進行文物保護。同學們在讨論中各抒己見,為文物保護建言獻策。其中,宗志娟同學在讨論中提到:“數字保護技術能利用計算機和數字技術對文物進行數字化記錄和保存,這種技術可以創建文物的虛拟模型和數據庫,方便研究和展示。我們還可以通過虛拟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還原文物的原貌和曆史場景。”

除了與班級同學共同讨論,志願團還組織了主題朗誦、知識問答和跨時空對話等活動,進一步拉近同學們與文物的距離。在團日活動的尾聲,同學們紛紛交流自己的感悟,趙嘉同學作為班級代表發表了感言:“通過這次團日活動,我意識到了文物保護不僅是對過去曆史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投資。文物對于維護文化多樣性,研究人類文明史,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團日活動現場

“漢風古韻,文脈傳薪”志願服務團與同學們交流

同學們參與互動環節并交流創新文物傳承保護相關建議

本次團日活動旨在增強大學生的文物保護意識,呼籲新時代青年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學們在團日活動中學習和了解了文物的曆史價值,并立志成為文物傳承與創新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為赓續華夏血脈貢獻青春力量。

文字:陳韻如 彭美暢

圖片:張天赫

審核:劉甯 張瑞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