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學生工作 > 正文
學生工作
人文學院“皖迹綿延”暑期實踐團赴安徽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發布時間:2024-08-22 作者:

8月6日至9日,人文學院“皖迹綿延”暑期實踐團前往安徽省合肥市與滁州市開展暑期實踐調研活動。實踐團指導教師封雷、郭寶光和我校退休教師許飛虎參加活動。

“皖迹綿延”暑期實踐團圍繞“赓續紅色記憶,傳承革命精神”主題,以新四軍老戰士許炳新口述史資料為基礎,通過走訪參觀合肥、滁州兩地新四軍抗戰遺迹及相關後人,補充完善口述史資料,梳理近代安徽新四軍抗戰曆史。

8月6日下午,實踐團赴安徽省新四軍研究會進行參觀座談。原安徽省黨史研究院副院長施昌旺對實踐團成員的到來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了研究會的基本情況。原安徽省副省長、新四軍老戰士孫仲德之女孫維揚出席活動。她與實踐團成員就雙方新四軍曆史研究情況進行了深入交流,同時結合自己的研究經曆激勵實踐團成員庚續紅色血脈。座談會上,實踐團成員針對合肥抗日遊擊大隊的發展曆史向座談專家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座談專家一一給予解答。合肥市新四軍研究會副秘書長周滬表示本次活動既是對新四軍早期抗戰曆史的深入探索,也有助于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先輩艱苦奮鬥的精神。

實踐團與新四軍研究會合影

8月7日,為進一步探尋新四軍第四支隊東進開辟皖東革命根據地的曆史,實踐團成員來到合肥廬江縣湯池鎮參觀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一同前往參觀的還有合肥市新四軍研究會副秘書長周滬與新四軍烈士趙幹臣的外孫周邦好等人。通過講解員的講解介紹,實踐團成員對于新四軍第四支隊東進抗日曆史有了深入的認識,同時感受到第四支隊開辟皖東革命根據地的艱辛與困難。參觀過程中,陪同參觀專家不時對曆史細節進行補充豐富,讓參觀同學受益匪淺。

實踐團成員在紀念館前合影

8月8日上午,在合肥市經開區臨湖社區,實踐團與趙幹臣遊擊大隊後人開展座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湖社區黨委委員、副主任徐光甫,原四十井鄉崗墩村黨支部書記宋中改主持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趙幹臣遊擊大隊烈士後人郭趙友、周邦好等人。會上烈士後人分享先輩事迹,補充完善了新四軍第四支隊九團三營的曆史。實踐團成員也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會後,實踐團成員參觀了臨湖社區黨史展覽廳,珍貴照片與文物再現烽火歲月,激發了在場人員的愛國熱情與奮鬥精神。

實踐團在臨湖社區開展活動

8日下午,實踐團深入滁州市定遠縣謝家圩子,開展了一場别開生面的紅色教育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不僅細緻考察了這片承載着戰鬥曆史的土地,還特地拜訪了當地一位了解當年戰鬥曆史的老人,通過走訪交流,實踐團了解到更多在此地發生的戰鬥故事,對于已有許炳新口述史資料起到了很好的旁證補充作用,實現了對六安新四軍老戰士許炳新口述史資料的完善。

實踐團在謝家圩子實地走訪

8月9日,實踐團來到定遠縣藕塘鎮革命紀念館參觀,這是本次實踐活動的最後一站。抗日戰争時期,新四軍第四支隊東進皖東,在藕塘開辟了津浦路西革命根據地。以藕塘為中心的津浦路西革命根據地西至淮南路、瓦埠湖,北抵淮河,南瀕長江,東以津浦路為界,是新四軍的重要活動區域。實踐團成員在藕塘烈士陵園前駐足凝望,瞻仰先烈,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實踐團在藕塘革命紀念館合影

許炳新老戰士所在的新四軍第四支隊九團三營的曆史是中華民族抵抗外侮、争取民族獨立和自由的光輝篇章,是安徽人民同仇敵忾、不畏強敵的鮮明寫照。人文學院暑期實踐團隊前期通過采訪新四軍老戰士許炳新,完成了具備高度史料價值的口述史文檔,以此為基礎組建“皖迹綿延實踐團”暑期實踐項目并得到伟德官网手机版省級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項目支持。實踐團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與執行的實踐活動,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對革命曆史的深刻挖掘與傳承,更是高校服務社會、貢獻國家的重要體現。

文字:王琛 郭寶光

圖片:封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