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之年,民法同行”團隊成員何思歡、雷傑等在前期調研與宣傳活動進行的基礎上,于7月27日至8月2日在古城鎮社區沿路開展宣傳活動,每天分别在上午入戶講解法律知識,下午設立法律咨詢點為鎮民提供服務。團隊通過電台小故事、短視頻的形式,在網絡平台進行線上法律知識宣傳的活動同時進行。
正值暑期,社區居民家中多是老人、婦女和兒童。針對這一特點,宣傳小組就家庭糾紛、婦女權益和未成年人保護等為主要内容展開法律知識講解。小組成員在保證不打擾居民日常生活、不涉及隐私問題、不使用晦澀難懂的專用術語等的原則上,對古城鎮社區的居民随機進行拜訪。在和居民們“拉家常”的交流中,很多鎮民對于通過法律渠道解決問題仍然知之甚少。對此,小組成員們在交流時用委婉的方式,運用《民法典》的有關知識講解居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潛移默化地向鎮民們傳遞着法制理念。小組在每一戶拜訪的居民家中都留下了普法宣傳的手冊,供居民們閱讀。
每天下午的時間,團隊成員們将古城鎮中心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作為臨時民法知識咨詢點。居民們可以在這裡就一些具體的問題向團隊成員進行簡單的咨詢。運輸車司機、商人、小販、工人和農民是定點咨詢處的主要服務對象。咨詢處的成員對這些人提出的問題做出了簡單的分析回答。
在這些線下活動進行的同時,嚴文怡等其他組員運用網絡渠道就《民法典》法律知識和“八五之年、民法同行”小組的活動内容展開宣傳。小組在《喜馬拉雅聽書》軟件上發布了團隊宣傳過程中的小故事,并且制作了普法講法的小視頻,通過《抖音》《快手》短視頻軟件進行傳播,收效較好。
7月27日至8月2日的宣傳中,民衆們的配合度較高,樂于了解與生活相關的民法知識,但前來咨詢的民衆較少。團隊成員考慮到宣傳效果以及開辦活動的意義,計劃于3日第二次宣傳并将活動持續至8月5日。

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