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4時,伟德官网手机版漢語言文學2019-1班團支部于博三B403舉行“同祭民族殇,國恥永不忘”主題團日活動。本次活動由團支書劉振乾組織,團支部全體成員到場參與。
首先,全體同學觀看了12月13日上午十時零一的南京街頭默哀視頻并觀看了南京大屠殺曆史資料視頻,之後由劉振乾分享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感受,他介紹了雕塑——“家破人亡”,并講述參觀者留言冊的故事。接下來八組的成員分享自己對于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的感想,殷懿蕃說:“我們不能忘記曆史,我們要将那段屈辱的曆史警示傳達給每一代。”忘記曆史就意味着背叛,而銘記不等于永遠仇恨,正如楊欣然的發言:“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不僅是對死難同胞的緬懷紀念,對死難者家屬微薄的慰藉,更是為了讓施暴者和受害者反思曆史、銘記曆史;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視和平、維護和平。”曾經走過的苦難,最終都會成為中華民族前進的力量。其次,七組的劉樹環、向秭璇和汪啟晖朗誦了《南京,我的南京》,然後全體同學起立,同默哀視頻一起,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争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緻哀。最後,劉振乾總結道:軍事法庭早已對南京大屠殺慘案作出定性和定論,是非曲直,昭然具在,鐵證如山,不容篡改。我們反對戰争、反對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而不要阻礙中日人民之間的友誼。曆經戰争磨難的中國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貴,我們堅信,“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我們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畢業歌》的歌聲回蕩,過去成為曆史,被現在的我們所銘記。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正确認識了祖國的曆史和現實,激揚愛國情感,同時提高了推動祖國進一步發展的責任感。愛國情感的培育不在一朝一夕,作為中文學子,要正确認識曆史,主動承擔起宣傳曆史知識的責任,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盡自己的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