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在文博中心文博講堂,美國人類學學會會員、美國視覺人類學會會員、文化批評學者王海龍應邀來伟德官网手机版做《視覺人類學如何呈現文明》講座。講座由新聞傳播學系主任、新傳學科負責人曹洪洋主持,中文系闫續瑞教授、朱雲霞副教授,新傳系封雷、王星和卞松洲等老師及我院中國語言文學和新聞傳播學系研究生、漢語言文學和網絡與新媒體等專業本科生參加。
王海龍教授首先對“愛斯基摩人的故事”進行圖片呈現與講解,提出了“文明是有形象的”這一觀點。他表示,視覺形象跟文字的展示形态不同,雖然它更直觀,但不像文字那樣直接宣示概念,視覺表述是潛移默化的。他還認為,形象跟文化、民俗和傳統有關,是研究文化的“活化石”和“根”。之後,王教授詳細介紹了視覺人類學,并對比較行為學的文化研究理念和闡釋學中的眨眼理論等作出了生動的解釋。他指出,視覺人類學是一種視覺表述,也是一種用形象來表達思想的“寫作”方式,它主要是用造相工具來“寫作”、表達思想和主張。通過史前人類生活狀況、農耕文化的現代痕迹遺存等豐富的圖片展示,王海龍教授進一步指出,生存與生産是上古人類的兩大絕對命題。

王海龍教授作講座
講座最後,王海龍教授對老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作出具體解答,圍繞現代文明的形成、人類學和語言的深層次關系等問題展開深入交流,師生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本次講座是新聞傳播學科和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共同舉辦的學術活動之一,旨在為新傳和中文研究生提供一個對跨學科問題進行研究和思考的平台。今後仍将共同邀請學界專家前來指導,努力推動研究生學術素養、問題意識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文字:柏霁耘
圖片:戴佳琪
審核:劉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