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江蘇師範大學原影視藝術學院院長劉永甯教授,應邀來伟德官网手机版,在文科樓A110會議室做了一場題為“影視理論前沿”的講座。新聞傳播學系主任、學科負責人曹洪洋副教授主持,相關系部教師張如成、何雙秋、馬平、吳紅宇、王磊、郭寶光、鄭一萌和封雷等參加。
劉永甯教授首先從影視類學術論文撰寫思路與方法講起。他認為,當前學術論文選題要主動把握意識形态大局,關注中國問題,總結中國經驗,創造中國理論。他推薦大家學習北京電影學院胡智鋒教授最近發表的幾篇論文,如“構建新時代中國影視理論體系——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主旋律影視領域學術觀點回眸”、“新時代影視創作的溫暖現實主義”、“‘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的中國影視教育發展之思”、“溫暖現實主義影視創作觀的傳統文化基因溯源”“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下中國電影的曆史探索與使命任務”等,理解時代主題,吸收消化其中觀點,嘗試以之為指導思想開展論文撰寫工作。
劉永甯教授還結合自己在影視實踐、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親身經曆,分享了撰寫高水平論文的經驗。他提出,影視類論文可分為四個專業領域,即中國電影史研究、國際影人研究、創作實踐研究和專業文獻研究等。在中國電影史研究方面,可重點關注左翼電影研究、抗戰時期影人研究、延安時期的魯藝研究、國統區電影政策法規研究等。在國際影人研究方面,可重點關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紀錄片導演的創作。在創作實踐研究方面,他提出要結合自身創作實踐,要有一手實戰經驗,解決實際問題。他着重介紹自己從影視攝影實踐中捕捉的“眩光現象”出發,展開深入思考,撰寫相關論文的過程。他還講述了一位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可利用“偏正光照明”解決汽車反光問題,并由此撰寫出高水平論文的事例。
劉永甯教授尤其強調,要多參加學術會議,要加強與同行的交流。他特别以自己參加某次電影倫理學研讨會為例,講述如何利用同行交流引發思考,然後選擇以影視劇中“視覺禁忌的詩性表達”這個獨特視角撰寫論文,最後發表在《現代傳播》的過程。他反複談到,學術研究需要長期積累,學者要有自身穩定的研究方向,要不斷打磨學術功底,這樣即使面對一些時效性較強的選題,也能做到從容以對,而臨渴掘井向來寫不出好文章。
在座談環節,鄭一萌博士結合自己論文,與劉永甯教授探讨了國産紀錄片國際傳播問題;何雙秋副教授圍繞數字媒體與城市形象構建,向劉永甯教授請教了相關理論發展問題;郭寶光博士和王磊老師則就“新主流電影研究”“溫暖現實主義”等問題,與劉永甯教授展開了深入交流。
曹洪洋老師在總結中說,這次講座,劉永甯教授将自己在影視研究領域高水平論文撰寫和發表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分享給大家,踐行了他一貫的“學術乃天下之公器”的主張;他專注、專業、專精的學術精神,特别值得大家學習;新聞傳播學系今後仍将廣泛邀請人品出衆、學品精良的學界前輩前來指導,努力推動新傳專業和學科學術研究水平的提升。

文字:封雷
攝影:蘇輝
初審:曹洪洋
終審: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