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0日,我院榮休教授蕭慶元老師,分别圍繞《文秘工作初階》和《怎樣寫公文》兩個主題為我院師生開設講座。講座于5月9日下午和5月10日上午在A111報告廳進行,并以騰訊會議方式進行在線直播。新傳系、中文系多位教師以及新傳系廣播電視學專業2019級、2020級本科生聆聽了講座。講座由新聞傳播學系主任曹洪洋副教授主持。
5月9日講座伊始,蕭慶元教授由“辦公室人員的常規工作”話題入手,講解辦公室人員的角色定位及人員構成,以京劇《曹操與楊修》中楊修任倉曹主簿典故為例,生動解釋了辦公室人員角色定位的主動性和被動性及其裨益,并由此歸納出辦公室人員的應有心态,用“莊敬”一詞進行總結。此外,蕭慶元教授從“會議組織”“公文處理”“接待工作”“日常交際禮儀”四個方面,分别講授辦公室人員必備的基本能力。蕭教授結合自身的職業選擇和工作經曆,以通俗易懂、輕松幽默的方式告誡同學們在實踐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并給同學們提出建議——“遠離輕忽,小事大做”。
在5月10日的講座中,蕭慶元教授重點講解公文寫作的基本知識和技巧。蕭老師首先對公文寫作、文章寫作、論文寫作加以區分;繼而以大量案例說明公文寫作的形式要素、内容要素和拟稿過程;最後,蕭教授從五個層面深入分析了公文寫作技巧——“選擇好文種”“把握好身份”“謀好篇布好局”“語言表述莊重得體”“定稿精雕細琢”。蕭教授針對其中最後一點着重強調:“文章不厭百回改”,公文的主題、觀點、材料、結構、語言,甚至标點符号都需要多次的審查與修改。

此次講座,源于蕭慶元教授長期以來對新傳和中文專業建設和本科生培養的關注。在與新聞傳播學系師生的數次座談中,蕭老師反複強調,本科生和碩士生語言文字素養和能力的培養,是高水平人才培養的關鍵,如何更有效地推動相關教學科研工作,以課程建設帶動學生從事文字工作的積極性,以實踐實訓切實提升學生文字水平,應該成為專業和學科建設的主要着力點。蕭老師為了這次講座,經過數月精心準備,前後撰寫十餘萬字共106頁講稿。在累計近6個小時的講座中,蕭老師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将自己數十年教學生涯中的經驗體悟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在座師生。

曹洪洋主任在總結講話中深情表示,蕭老師此次講座全身心投入,講座内容經過專門設計,不僅完善了本系學生知識結構的重要一環,而且特别有助于畢業生以更加從容的狀态完成學生到職場人的身份轉變。20世紀90年代前後,蕭慶元老師與李啟華老師等聯手創辦礦大社科系中文專業及廣播電視學專業,相繼開設《電視欄目策劃》《新聞寫作》等專業課程,參編《新聞寫作教程》《新聞名作欣賞》等專業教材,為中文和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奠基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在他帶領下,廣播電視學專業課程教學與人才培養工作先于實體創立而實際開展,可溯曆史已約35年。
如今,廣播電視學專業在我國“新文科”建設大環境與我校“興文”戰略背景下,積極聯合美術學專業及院、校多個單位部門進行資源重組,正式獲批置換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并将于下半年迎來新專業第一批本科生入學。新聞傳播學系特邀建系元老蕭慶元教授共同見證、分享這一曆史時刻。蕭教授傾情奉獻兩場精彩講座,是贈予2019級全體畢業生最為寶貴的禮物,同時也成為一場重要儀式,将守護新專業踵事增華、再建新功!
(文:戴佳琪;圖:宋嘉欣;初審:曹洪洋;終審:方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