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學術長廊 > 正文
學術長廊
當代藝術家洪磊先生應邀來人文學院舉辦講座
發布時間:2023-04-28 作者:

4月21日下午,當代藝術家洪磊先生應邀來院,在文科樓A111舉辦題為“1900年到1999年的中國攝影散談”的講座。徐州當代藝術家協會會長周鐵軍、徐州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董廣民等陪同出席,新聞傳播學系、美術系教師以及廣播電視學專業2020級本科生與部分美術碩士,共同聆聽了此次講座。講座由新聞傳播學系主任、學科負責人曹洪洋主持。

洪磊先生在長達3個小時的講座中,為在座聽衆展現了近500幅精心挑選出來的、刻有鮮明時代印記和風格特點的珍貴照片,從最初郎靜山等深受海派山水影響的攝影作品,到“五四”學人劉半農等的趣味攝影、沙龍攝影,以及陳萬裡等偏重于自然記錄的風景攝影,1920-1930年代的照相館攝影,外國來華人物的采風和獵奇攝影,莊學本等影像人類學攝影,抗戰爆發後的紀實攝影,解放戰争時期的宣傳攝影,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人物攝影、主題攝影、重大題材攝影、風光攝影、報道攝影,改革開放後注重個人藝術表達的私人攝影、創作攝影,直到1990年代在當代藝術和觀念藝術影響下的觀念攝影。他娓娓而談,如數家珍,以人物為經線,以事件為緯線,以曆史理性灌注具體作品分析與解讀,不僅描述了圖片内外人們的生活形态、行為、觀念等方面的變遷,而且引導聽衆走入拍攝者與被拍攝者的融合視域來理解影像的傳播。

在講座最後的自由交流環節,洪磊先生滿懷熱情地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即時創作、藝術與技術關系、當代藝術作品理解等問題。

曹洪洋主任在總結講話中表示,洪磊先生的講座經過了精心準備,不僅信息密集,為我們帶來了一場中國百年攝影的視覺盛宴,而且引人深思,為我們理解媒介,理解技術進步引領下的媒介變遷,理解媒介變遷引導、主宰乃至宰制下的相關觀念重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反思切入點。影像絕不是依賴機器物理性對外部事物的單純記錄,而是承載着厚重的人文、曆史、社會與審美等多重價值的文化聚合物,相信每位參加講座的老師和同學都能在這場視覺藝術的轟炸中深受其益,得到啟迪。

文字:宋嘉欣

圖片:衛欣雨

初審:曹洪洋

終審:方躍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