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座嘉賓:陸儉明
主持人:邱雪玫
講座時間:12月10日19:00
騰訊會議:549147 137
講座内容介紹:
一 詞類指什麼?詞類是指詞的語法分類。
二 為什麼一定要劃分詞類?沒分類就沒有科學。詞類是語法研究的基礎。
三 詞類在現代漢語語法研究中一直是個糾結的老大難問題。為什麼?
(一)要了解漢語跟印歐語的不同
(二)圍繞着劃類依據、劃類的具體标準,乃至整個詞類體系一直有争議。
四 現代漢語詞類研究的過去和現在——漢語詞類研究大緻可分兩個層次,三個階段:
兩個層次:21世紀之前和21世紀之後。三個階段:21世紀之前分一、二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20世紀60年代之前),基本依據詞的意義劃分詞類,其結果或“依句辯品,離句無品”,或求助于“三品”說。經曆過兩次漢語詞類問題大讨論,第一次發生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第二次發生在50年代中期。
第二個階段(20世紀60年代之後),依據詞的語法功能劃分詞類,“詞有定類,詞無定職”。
第三個階段(21世紀後至今),出現了新的争議:“名動包含”與“名動分立”兩種觀點的争議。
五 怎麼看待“名動包含”與“名動分立”這兩種觀點的争議?
六 現代漢語詞類研究的未來——要跳出就詞類談詞類的框框
個人簡介:陸儉明,江蘇吳縣人, 1935年11月生。1960年7月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并留校任教。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語委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标準審訂委員會委員。曾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會長、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新加坡教育部課程發展署顧問,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等18所海内外大學的榮譽教授。一直從事現代漢語教學與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現代漢語句法、現代漢語虛詞、對外漢語教學、中文信息處理以及中學語文教學等方面。主要著作有《現代漢語句法論》《八十年代中國語法研究》《陸儉明自選集》《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新加坡華語語法》《話說漢語走向世界》及與他人合作撰寫的《現代漢語虛詞散論》《漢語教師應有的素質與基本功》等多種,并發表語言學論文420餘篇,主持多種國家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自1992年以來,先後獲得省部級以上的獎項有11個;重要的如2000年榮獲香港理工大學2000年度大陸傑出學人獎,2003年9月榮獲中國第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011年榮獲北京大學2011年度國華傑出學者獎,2019年12月榮獲北京大學離退休教職工學術貢獻特等獎。所撰寫的教材《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第五版)榮獲2021年“首屆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1981年以來,曾先後近50餘次應邀赴20個國家和地區任教或進行學術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