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晚19點,優秀青年作家宋阿曼受邀通過騰訊會議為我院師生帶來題為 “小說寫作:細節,感受與奇迹”的學術講座,講座由中文系朱雲霞老師主持。
講座伊始,朱雲霞老師對宋阿曼進行了簡要介紹,随後,宋阿曼從自己的學生時代寫作經驗談起,推薦了對自身寫作有所啟迪的書籍,結合當下時代存在的問題發表相關的寫作看法,與主持人和學生們以問題互動的交流形式分享寫作心得,進行答疑解惑。她鼓勵參與學生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疑問,并一一給出了有啟發意義的回答。
首先,她談到寫作的緣起,指出要多閱讀,多獨處,捕捉閱讀時被觸動的瞬間,将其化作寫作的沖動和靈感,享受獨處的漫遊時刻,發揮此時被放大的感知力與想象力。針對有的寫作者顧慮自己的寫作存在被“凝視”,擔心原型人物的暴露等問題,宋阿曼認為需要專注于自身的寫作,在寫作過程中将自身視作獨立的個體。被問及對寫作有所幫助的書籍等時,宋阿曼受外國文學和哲學書籍影響較深,并推薦了耶魯大學的“哲學-死亡”公開課,以及詹姆斯·伍德的《不負責任的自我》。
其次,宋阿曼提及寫作者感性與共情的重要性,但不必過于被其拘束,針對同學們感興趣的性别意識問題,她指出自身在寫作時并非刻意帶有性别身份,而主要以文本環境為重。圍繞自己創作的煤礦主題的小說《領燈》,她講述自己在煤礦大院長大的經曆,長輩與礦大有着深厚的緣分,也啟迪了自身寫作相關主題的小說,對于自己并未寫作煤礦主題的短篇集,她認為還需要多觀察與領會,寫作不在多而在精,才能寫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
此外,對于有的同學存在的生活經驗缺乏、想象力不夠豐富的問題,她答道即便沒有豐富的閱曆,能夠對生活中的微小事物進行深入體察也能促進創作,要珍惜校園的讀書時光,提升自身的專注力。面對創作瓶頸期時,可以從簡單的訓練入手,如想象兩個人物之間的對話,同時,寫作不必刻意追求獨特風格,有時候從自己擅長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出發也能寫出具有自身色彩的作品。
講座最後,宋阿曼對線上同學提出的問題作出具體解答,同學們也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朱雲霞老師對本次講座進行總結點評,她認為宋阿曼以真誠的态度與充實的内容和同學們平等對話,帶來了一場富有啟發的學術講座,不僅對熱愛創作的同學有所幫助,也使集中文學學習的同學獲益良多。
作者:李可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