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學術長廊 > 正文
學術長廊
伟德官网手机版舉辦“華語流行音樂四十年”——回顧與交流學術對談沙龍
發布時間:2021-12-16 作者:劉豔萍

為充分發揮文科實驗室全面提升學生美學人文素養的作用,由學校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及伟德官网手机版實驗中心主辦的實驗室開放系列活動之二——“華語流行音樂四十年”——回顧與交流學術對談沙龍于12月15日下午2時,在伟德官网手机版實驗中心視聽室舉行,本次實驗室開放活動邀請了伟德官网手机版音樂系流行音樂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文藝學博士董德老師主講,畢璟浩主持。

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的學術資料視頻拉開了本次學術對談沙龍的序幕。哈佛大學是美國東亞研究、近現代中國學研究的先驅,已發展成為以曆史為主幹的多學科綜合研究機構。其對華研究幾乎涵蓋了各個方面:不僅涉及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曆史、社會狀況,也包含了音樂學科方面的研究。中心于2019年5月2日邀請到華語樂壇40年以來的四位代表人物進行音樂史口述,他們分别為羅大佑、高曉松、方文山、尹約。

董德老師做活動開場緻辭。他表示,世界一流大學哈佛大學推動流行音樂學建設的行為對中國大陸或華人地區的高校教育是一個重要的啟示。董德老師認為流行音樂中的民謠風格即文學新的外延形式,流行音樂不僅僅是作為一種音樂形式存在,同時也是作為一種文化、文本的存在。研究流行音樂不僅是從文學的本體出發,單純研究音樂的難度和技巧,而是将其作為文化的向度,想象音樂帶給社會的思考以及對于人類情感的推動作用。董老師希望此次沙龍能夠通過感受流行音樂在親曆者心中的文化啟迪,以此推動流行音樂走向理論化、系統化和學術化。


活動過程中,大家一起觀看音樂史口述論壇的實況錄像。董老師分别針對四位音樂人的口述内容給出對談,他在對音樂人口述内容深入解釋的同時,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進行了一場學術的交流碰撞。期間,董德老師的學生騰玥、王鑫悅分别為大家帶來四位音樂人的代表作——羅大佑《追夢人》、高曉松《同桌的你》、方文山《印第安老斑鸠》、尹約《大魚》。活動最後,董德老師對現場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氣氛十分活躍融洽。

本次學術對談沙龍的舉行在增進同學們對華語流行音樂曆史了解的同時,也有利于推進學院流行音樂學的建設,推動學科的進一步發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