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新聞資訊 > 正文
新聞資訊
我院漢樂團登上“央視頻”平台,以漢樂為媒樂動中秋
發布時間:2024-09-20 作者:

9月16日,由徐州園博園聯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頻、雲聽和音樂之聲共同打造的《徐州園博園音樂嘉年華》在園博園内火熱啟幕,我院音樂系48名漢樂團師生以漢樂訪談、作品展演以及文化互動等形式參加了這一音樂盛宴,本次活動由MusicRadio音樂之聲資深DJ裴沖、趙宇現場主持,總台雲聽、央視頻同步直播,我校伟德官网手机版副院長劉振和姚佳慧、王偉卓、尤颢然老師參與活動。

在直播中,主持人裴沖與劉振副院長關于我院漢樂複原工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劉振副院長向在場和線上的觀衆朋友們介紹了我院仿漢樂團的建設情況和已取得的成果,并着重展示了編鐘、編磬、建鼓、瑟、竽等具有典型漢代特征的樂器。随後,漢樂團以第七屆江蘇省大藝展一等獎的獲獎作品《大漢氣象》向觀衆們描繪了巍巍大漢王朝國泰民安、歌舞升平、開疆拓土、萬國來朝的恢弘氣象,彰顯了漢代作為大一統的封建制國家鮮明的文化特質。我院王偉卓老師在漢樂團中演奏竽,尤颢然老師演奏鍵盤笙。接下來,姚佳慧老師又上演了古筝作品《蘇武思鄉》,作品題材取自人們所熟悉的曆史故事---蘇武牧羊,借以抒發愛國主義情懷。 最後,姚佳慧老師與藝人霄磊共同參與了文化互動環節,姚佳慧老師想觀衆們展示了漢代樂器瑟,并演奏古代作品《梅花三弄》和現代作品《滄海一聲笑》,受到線上線下觀衆的熱烈歡迎。

近年來,我校深入實施“興文戰略”,提升“以美育人”成效,持續加大對漢代音樂文化研究、漢樂團建設以及課程教學的支持力度,逐步構建“教學+科研+藝術實踐”三位一體的漢樂教育傳承發展模式。通過持續建設,我院成立實驗音樂考古團隊,組建特點鮮明的仿漢樂團,主持省部級課題3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各類學術論文30餘篇,複原6件漢代樂器,原創4部仿漢音樂作品,開設漢代音樂文化主題系列課程,逐步打造伟德官网手机版獨樹一幟的文化品牌。

審核:劉振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