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我校教務部、美育中心、伟德官网手机版、建築與設計學院在博學樓5-A301聯合舉辦美育類通識必修課程《藝術之美》集體備課活動,本次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綱要》《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構建具有礦大特色的美育類通識必修課程體系,提升我校大學生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等核心素養。教務部副部長石禮偉、伟德官网手机版院長張矛矛、建築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孫良、伟德官网手机版副院長劉振以及王青、侯湖平、溫曉慧、孫慧等教學督導和學院骨幹教師出席活動,《藝術之美》課程團隊全體教師參加備課活動。會議由院長張矛矛主持。
首先,張矛矛院長回顧了美育類通識必修課程《藝術之美》從醞釀、籌備、組建教師團隊、設計教學内容體系,到當下教學體系基本成型的辛路曆程,并高度贊揚了《藝術之美》課程組在暑假期間所取得的備課成果。這些成果的取得,離不開教務部的統籌領導,也離不開建築與設計學院、體育學院、外國語言文化學院等兄弟學院的大力支持,相信《藝術之美》課程未來定能建設成為我校特色鮮明的藝術素質教育品牌。
随後,劉振副院長深入介紹了《藝術之美》課程的概況與建設成果。該課程緊扣兩辦下發的《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綱要》《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文件精神,旨在構建藝術學科與其他學科協同推進的美育課程體系,充分發揮相關學科的美育功能,全面提升學生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等核心素養。課程負責人隋星、李臻、韓冰、張紅江、朱文晶、王磊、孫亞雲、趙潇分别介紹了各領域課程教學設計,内容涵蓋“音樂之美”“美術之美”“設計之美”三個領域,音樂、舞蹈、繪畫、書法、篆刻、設計六大門類的教學内容,同時強調了在授課過程中要充分融入思政元素,要廣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神。之後,學校督導對《藝術之美》備課情況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意見,強調課程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的構建課程體系。
最後,石禮偉副部長對本課程提出了新期待和新要求。他表示,《藝術之美》課程是我校美育浸潤校園和藝術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是構建理工院校新型美育課程體系的重要實踐創新。本課程的建設要緊密圍繞礦大特色,構建有規模、高質量、見成效的課程體系,希望授課教師團隊能夠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做好教學工作。
集體備課中還邀請伟德官网手机版骨幹教師孫慧老師,面向《藝術之美》教師團隊進行現代教育手段使用方法的培訓,讓新課程與新手段結合,營造高效、生動、沉浸式的教學氛圍。
此次集體備課活動是《藝術之美》課程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節點,本次集體備課活動為該課程的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為凝練課程的教學理念與特色提供了方法論,為本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注入了新的活力。課程團隊成員攜手同行,為建設我校特色鮮明的美育類通識課程體系而揚帆起航。

教務部石禮偉副部長對課程提出新期待和新要求

伟德官网手机版張矛矛院長回顧課程建設辛路曆程

伟德官网手机版劉振副院長介紹課程概況與建設成果

建築與設計學院孫良副院長提出建設建議




會議現場
審核: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