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新聞資訊 > 正文
新聞資訊
伟德官网手机版舉辦首屆“二十世紀中國學人研究中心”學術沙龍
發布時間:2024-06-29 作者:

6月28日下午,伟德官网手机版在文科樓B212中文系辦公室舉辦首屆“二十世紀中國學人研究中心”學術沙龍。學院黨委書記趙紅燦出席沙龍并緻辭。高淮生、胡可濤、王慎、曹洪洋、荊琦、陳長利、鄧心強、馮仰操、栗山雅央、牛菡、何珍等不同學科領域的教師、研究生參加本次沙龍,并圍繞學人概念、學人史料整理、學人學術史研究、學人社會史研究及其他相關問題展開探讨。

學院黨委書記趙紅燦緻辭

趙紅燦書記在緻辭中強調了學人研究在文化傳承與學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并對“二十世紀中國學人研究中心”的運行表示祝賀與期待。中心負責人馮仰操副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紹共同發起“二十世紀中國學人研究中心”的背景與初衷,希望借學術沙龍的舉辦加強了解、增進共識。

學院各老師展開交流讨論

在讨論階段,馮仰操結合個人治學經曆探究學人研究與個人體驗、研究生學術訓練結合的可能性。之後大家圍繞各自學術經驗展開研讨和交鋒。高淮生教授基于多年來從事紅學學案研究的豐富經驗,從選人、選材以及框架結構的寫作等方面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研究思路。胡可濤認為要充分發掘史料,在傳統與現代化之間對學人研究進行把握。王慎另辟蹊徑,通過分享自己在學人研究方面的“教訓”,指出當前學人研究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陳長利強調要堅守學術陣地,防止學術研究發展的錯誤走向,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設意見。曹洪洋則将“學人研究”放置于更廣闊的視野下,認為當下我們應樹立理論自信,在跨學科和當代中國語境中從事“學人研究”。荊琦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美術史領域從事個案研究的豐富經驗。栗山雅央從日本學界對于中國學人的關注出發,為議題提供了國别的視角。鄧心強結合自己早期對“桐城派”進行研究的相關經驗與大家探讨了自己在研究中的所得與困惑,強調在學人研究中“取法”的重要性,還就如何在研究中凸顯問題意識、如何塑造學人群像等問題與大家展開探讨。

會議現場

最後,趙紅燦書記對本次沙龍活動進行了總結,他高度評價本次沙龍活動的學術價值和開拓性,并對“二十世紀中國學人研究中心”的未來發展寄予了殷切希望,期待研究中心能夠進一步打通學院學科的界限,為學人研究的交流和合作提供陣地。

文字:李甯、劉禹、徐璐瑤

圖片:李甯、劉禹、徐璐瑤

審核:趙紅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