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數智時代新質生産力形成與人文社科學術發展論壇”在伟德官网手机版南湖校區圖書館第一會議室舉辦。本次論壇由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淮海文化傳媒研究院主辦,伟德官网手机版社會科學處、校期刊中心協辦。《新華文摘》原總編輯、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中國出版政府獎評審專家張耀銘,《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主編王浩斌等來自23家高水平期刊的28位代表應邀出席會議。我校黨委副書記蔡世華,宣傳部部長陳文,規劃處副處長厲偉,學科處副處長王鵬,直屬業務單位黨總支書記方躍平,期刊中心副主任李金齊,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閻國華,以及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和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經濟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和伟德官网手机版的師生共90餘人參加開幕式。開幕式由人文社會科學處處長、伟德官网手机版院長張矛矛主持。

蔡世華副書記緻歡迎辭
校黨委副書記蔡世華緻歡迎辭。他簡要介紹了我校曆史與發展現況,突出講解了學校“興文戰略”和“文工滲透”的指導理念,以及促進人文學科發展的舉措和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已經形成的特點和優勢。他提到了我校淮海文化傳媒研究院在開展學術研究、文化交流和創意策劃活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對伟德官网手机版成立短短4年來在專業和學科建設方面取得的進展予以肯定。蔡書記認為,通過與國内知名學術期刊和學界代表共同探讨交流,将會為我校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高水平成果産出提供有益指導,并且會進一步有效促進人文社會科學與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深度融合。

張矛矛院長主持會議開幕
張矛矛教授介紹了論壇嘉賓并宣布論壇開幕。她誠懇感謝學術界、期刊界和傳媒業界的各位領導和專家莅臨指導,希望各位專家就數智時代新質生産力的形成與人文社科學術發展不吝賜教、傳經送寶。她特别指出,當下新質生産力的形成體現出鮮明的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的特征,既需要能夠在颠覆性科學認識和技術創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頂尖科技人才,也需要能夠熟練掌握新質生産材料的應用性人才,還需要能夠敏銳把握未來走向、深刻洞察世界趨勢的戰略性人才。她希望包括新聞傳播學在内的人文學科可以加強理論思考與探索,立足新環境,迎接新趨勢,開辟新路徑,提出新方法,凝聚新理論。

王浩斌教授緻答辭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主編王浩斌教授緻答辭。他首先代表與會專家對主辦方表示感謝。他指出,學術期刊應該與學科建設協同發展,立足自身的獨特優勢,要以問題為導向,靈活開設專欄專題,及時響應國家戰略發展需要,将重大理論和現實熱點問題進行緊密結合。

張耀銘教授作主旨報告
開幕式後,在《江蘇社會科學》主編吳玲主持下,論壇進入主旨報告環節。《新華文摘》原總編輯張耀銘教授作題為《數智時代學術期刊的多樣态生存》的主旨報告。他從數字化與數智化的區别講起,着重講述了學術期刊多樣态生存面臨的挑戰。張耀銘教授指出,優先數字出版成為了新潮流,微信公衆号、短視頻成為了學術出版的新場景,為學術期刊的多樣态生存提供了中國實踐。江波教授作題為《一流學科與一流學術期刊協同發展》的報告。他介紹了雙一流高校主辦期刊現狀,就學科建設和期刊發展機制進行了探索。他指出,期刊特色要呼應學科需求,期刊之間也應當加強聯合策劃和共同體建設,搭建更具有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台。

江波教授作主旨報告
之後進入座談環節。在《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宋雪飛主持下,所有參會期刊代表圍繞數智時代發展特點和人文社科發展現狀方向等問題展開了交流。《中國社會科學報》江蘇記者站站長王廣祿,《中州學刊》編輯李娜,《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主編李培超教授,《國外社會科學前沿》主編楊嵘均教授,《江蘇高教》副主編肖地生編審,《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編張冠文教授,《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陳永森教授和副主編林春香,《齊魯學刊》主編趙昆教授,《傳媒觀察》副主編賈夢雨,《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執行主編顧金春教授,《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徐嘉教授,《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主任高虹,《出版發行研究》編輯郭佳甯,《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主任章誠編審,《南京社會科學》副總編虞淑娟,《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編戴利朝教授等依次發言。他們認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國實踐的關鍵性戰略舉措,高校科研人員要抓住這個學術研究的機遇,及鋒而試。他們建議集中關注國家形象研究、國際傳播研究、網絡生态治理研究以及媒介技術與媒介文化方面的選題,要加強新聞傳播學基礎微觀研究與跨學科宏觀視角綜合發展,加強數智時代人工智能與人類思考之間的替代性探索,縮小期刊和作者之間的信息差,做到内容和主題相匹配。

李金齊教授作總結
最後,校期刊中心副主任、《伟德官网手机版學報(社會科學版)》執行主編李金齊教授對論壇進行總結。他首先對應邀出席此次論壇的專家學者表示感謝,然後高度評價了張耀銘教授和江波教授的主旨報告。他認為,論壇嘉賓的發言主題明确、視角多樣,對于礦大做好人文社科發展工作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并且對進一步發展學術期刊學術共同體、建立實現學術價值共創的學術生态圈建設提出了殷切希望。
5月20日,部分參會人員轉赴文A111會議室,繼續參加分論壇。論壇入選論文作者就各自論文内容進行彙報,展開交流,曹洪洋和荊琦等進行了點評和總結。5月20日下午,論壇圓滿閉幕。

參會專家合影
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在校期刊中心和人文社會科學處的大力支持下,主辦“數智時代新質生産力形成與人文社科學術發展論壇”,邀請學術界、期刊界和傳媒業界專家學者在人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話語體系中交流探讨、共商合作,為我校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高水平研究成果有組織、成批量推出,奠定了一個紮實基礎。
文字:史家昊
圖片:王欣
審核:劉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