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新聞資訊 > 正文
新聞資訊
福建師範大學教授李诠林應邀來伟德官网手机版開展講座
發布時間:2024-03-19 作者:

3月11日晚7點,由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流行音樂研究中心主辦的“聞道”系列講壇第14講順利開展,本期的主題為“文變染乎世情——談中國台港流行歌曲的興廢”。講壇由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李诠林教授為主講人,湖北大學文學院碩士生導師王希翀副教授為與談人,伟德官网手机版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馬亞靜為主持人,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流行音樂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德為學術召集人。

日本京都大學、泰國格樂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南昌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伟德官网手机版、上海大學、河南大學、首都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遼甯大學、西安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湖北大學、河南工業大學、上海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院校與會。來自海内外的89位專家、學者、碩博研究生、本科生、流行音樂愛好者跨越空間進行學術讨論,反響十分熱烈。

李诠林教授圍繞本次講座主題,探讨了流行歌曲與地域、社會因素的關系,以及其傳承與發展。李老師指出,流行歌曲不僅折射出包括語言、民俗、政治、經濟等社會因素,還反映出時代的變化。從早期的閩南語流行歌曲到中國台灣的普通話流行歌曲,再到香港的粵語流行歌曲,它們都體現了時代的特點。李老師就中國台港流行音樂興廢呈現出的問題,分為五個方面來展開探讨,分别是中國台港流行歌曲興廢中的相關社會因素、受衆審美趣味的變化、文化經濟業态嬗變、政治時勢變遷和傳播技術改進。在探讨中,李老師結合不同時代及地域列舉流行音樂作品,針對五個方面分别展開探讨與分析,将講座推向高潮。

王希翀老師結合李老師的相關探讨與分享,舉例說明了關于流行音樂界定問題的觀點,讨論了在傳播媒介中流行音樂在社會價值的定位,以及它是否可以展現出一定的社會批判作用等問題。最後王老師希望可以從學科互動的角度拓展流行音樂研究的範疇,将其從音樂中的文化研究拓展到更多媒介中的文化研究之中。

最後董德老師總結李老師與王老師所探讨的問題,董德老師表示:“李老師對中國台灣和香港地區的描述讓我感到親切,那裡曾是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然而,今天的流行音樂創作速度之快、範圍之廣,遠勝于當年的古典音樂環境。基于這樣的背景,誕生經典作品的可能性将會更大,音樂将不再成為學院派的專屬,而成為大衆娛樂狂歡的武器。此外,李老師不僅關注中國台灣地區,還能輻射到新馬地區以及大中華地區,他的視野和關懷讓我感到敬佩。”

會中各位老師們熱烈發言,講壇持續至晚間9點,多方跨越空間進行讨論學術,在熱烈的學術氛圍當中會程漸入尾聲,各方師生表示依依不舍,講壇落下帷幕。

文字:滕穎慧

審核:劉甯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