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在文科樓A111會議室,廈門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教授、美國特拉華州立大學中國語言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方環海,應邀來伟德官网手机版做題為“跨文化傳播學視域下的漢語活力調查與評估”的講座。講座由漢語言文學系趙鳴副教授主持,新聞傳播學系曹洪洋、何雙秋、封雷、鄭一萌等教師,以及部分中國語言文學和新聞傳播系研究生參加。
方環海教授首先介紹國際中文教育的現狀及教學方法,由《喀什街頭的店鋪招牌有多野》引入,講述漢語地區和非漢語地區對于不同詞語的使用。他認為當下學習漢語的目标,已經從正确地使用漢語,轉向在跨文化交際中有效地使用漢語,有效性和功能性成為漢語使用的重要目标,語言景觀也是語言活力的外在體驗形式。

方環海教授作講座現場
講座中,方環海教授結合自己在SAN JOSE地區進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案例調查,詳細講述了“語言活力”與評估框架。他指出語言活力能夠使一個族群在群際環境中以一種獨特而活躍的共同體方式存在,語言活力的評估框架主要由地位因素、人口因素、制度支持因素三個變量組成。他認為在以往的語言活力評估框架中語言使用領域相關指标主要表現在家庭、工作、政府、教育、媒體等傳統的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随着智能互聯時代的來臨,語言使用領域發生巨變,從傳統的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擴大到互聯網的虛拟空間,應考慮物理、社會和虛拟三個空間的語言活力數據,着重介紹由經濟、人口、内容、媒體和知識五項指标組成的量化評價系統并詳細講述分析調查結果。
講座最後,方環海教授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作出具體解答,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趙鳴老師在對本次講座進行點評時指出,方環海教授以真誠态度與充實内容和同學們平等對話,通過具體調查案例以及方教授個人海外經驗有助于拓展同學們的學術視野,帶來一場富有啟發的學術講座。

師生交流現場
曹洪洋老師在總結時指出,方環海教授嚴謹的治學态度、專業的學術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學習,漢語言文學系和新聞傳播學系今後仍将共同邀請人品出衆、學品精良的學界前輩前來指導,努力提升中文和新傳兩個學科的學術研究水平。

趙鳴老師給方環海教授獻花
文字:段新宇
圖片:胡沛賢
審核:劉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