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伟德官网手机版教務部副部長石禮偉、教學研究與改革中心科長蔣娟、通識課程建設與國際化教育中心馮媛老師一行,在文科樓A110會議室調研2024版培養方案通識課程設置。建築與設計學院和伟德官网手机版兩學院院長、教學副院長、各系主任、教學科長,以及校美育中心負責老師參加調研。
石禮偉副部長強調全校通識教育課特别是美育類課程建設是2024版培養方案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問題。他分享了近三年全校開設通識課統計情況,結合第三屆全國通識教育大會提出的“讓科技更加人文”口号,肯定設計、人文兩學院在全校通識教育課程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明确課程建設需要整體規劃,表示學校目前對通識教育支持力度大,計劃啟動高質量通識課程遴選工作,并給予持續經費支持,以加強通識課程建設。
兩院與會教師結合個人教學經曆,借鑒其他高校經驗,就通識課程建設提出意見。

羅萍嘉院長認為開設通識課程的投入與收獲不匹配、“3+3”考核壓力大、排課時間固定是導緻教師對開設通識教育課程積極性衰減的重要原因,年輕教師在現行考核體系下尤為不易。她建議學校重視基層呼聲,拓寬教師晉升渠道;采用教師自行排課、利用學院報告廳和專業教室上課、學生自由選課的方式增加排課靈活性;跳出原有框架,強調博雅教育,将課程教育與地域文化相聯系,增強學生對城市、學校歸屬感;注重通識課程形式多樣化,給予教師更多自主權,做出課程特色。
張矛矛院長指出通識課需要用最普及的方式描述現象,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在教學方法、内容上與專業課程有很大差異,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精力對通識課程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在崗位考核、科研、專業課教學的多重壓力下,教師容易出現通識課教學困難、完成任務式教學現象,不能僅依靠教師個人情懷推進通識課程建設。她希望學校能夠統籌考慮,盡快明确通識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位置,協調好學校、學院、教師三者關系,設置一批專職通識課教師,支持他們全身心投入公選課教學,完成好通識課程教育教學研究。

劉振副院長建議在已有通識課程基礎上構建統一框架體系,指導全校通識美育課程的開設、遴選。孫良副院長提出勞育課程經費、耗材相關問題,希望學校對打造通識教育精品課程提供更多支持。丁昶老師提出部分通識教育課程、講座半社會化運行、成立課程群組解決單人授課受限問題的設想。曹洪洋老師認為通識課教學工作安排應有一定彈性,需擴大教師自主分配教學工作量的空間,同時研究好通識課程體系化構建,規範課程設置。馮仰操老師提出教材立項應能夠體現學校對通識課程的尊重,提高教師積極性,将通識課分數納入保研計算,能夠引起學生重視。範潇文老師針對通識課退課問題進行提問。楊靜老師建議将高水平藝術團排練重新納入選修課體系,提升學生訓練效果,增加學校在美育獎項獲取、江蘇省美譽評價中的優勢,并希望學校妥善解決美育教室不夠,容納人數不足的問題,保障藝術公共課程開設相應配置,繼續推行外聘輔導教師機制,充分利用好空閑教室。
石禮偉副部長等針對教師考核、教學團隊設置、課程規劃、經費、退課相關問題進行回複,說明通識課程排課需要教師、教室、學生、時間四方協同,學生選課平等機會、考試安排、學生活動也是重要制約因素,“嫁接”校外慕課需要有校内教師負責導學,聘請校外人士教學需要綜合考慮經費、地域、院校等因素,并提醒各位教師重科研但不能輕教學,建議科研反哺教學,表示教務部将與學校相關部門就成立專門通識教育隊伍等問題進行溝通。
作者:柯穎
審核: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