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新聞資訊 > 正文
新聞資訊
人文學院師生赴北京京視傳媒及中國傳媒大學考察座談
發布時間:2023-07-25 作者:

7月19日至21日,人文學院新聞傳播學系師生赴北京考察,參觀走訪了北京京視傳媒(前北京廣播電視台)和中國傳媒大學,并與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新聞傳播學系主任、專業負責人曹洪洋副教授,黨支部書記何雙秋副教授,本系教師馬平副教授、王磊、封雷、王星、鄭一萌等,以及新聞與傳播專業2023級部分研究生共11人參加了本次考察活動。北京陽光雲視科技有限公司王國星、李乙禾、劉秀娟陪同考察。

19日下午,師生一行首先來到京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所在地,坐落于朝陽區建國路的北京廣播電視台主樓。北京京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廣播電視台培訓中心校長宋毅,大型項目部總監陳亞萍,版權經營部總監孫立莉,版權經營部發行經理任志剛等接待了師生并與師生共同開展交流座談會。座談會在主樓2702會議室進行。

35CFE

北京廣播電視台2702會議室舉辦座談會

宋毅經理首先緻辭表示歡迎,并對京視傳媒的發展曆程、業務經營闆塊以及近年來的項目成果進行介紹。針對智能技術不斷更新疊代的當下,宋經理着重介紹北京廣播電視台發布的中國首個廣播級智能交互——真人數字人“時間小妮”,這是人工智能與新聞采編深度融合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也是提高新聞生産效率、滿足用戶信息互動需求的有益探索。

2B083

宋毅經理緻辭

曹洪洋主任簡要介紹了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新聞傳播學系(前廣播電視學系)30年的辦學曆史,并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培養方案規劃等方面對新傳專業未來的發展規劃進行了重點介紹,同時闡明本次考察學習的需求及目标。

座談會上,雙方分别以學生培養、實習就業、課程設置等問題為切入點展開交流。其中,何雙秋老師詢問當今行業及市場環境中新媒體企業注重學生的能力側面,以及人工智能賦能的媒介環境下,媒介專業人員的能力為适應新要求需要做出的改變,并由此闡發了學校技能育人應更匹配市場實際需求、使得學生更好地從學校過渡到職場的觀點。版權經營部發行經理任志剛表示:“電視台作為主流媒體,更為需要前期編導策劃、後期制作的人才,基礎理論紮實且掌握基本實踐技術技能”。北京陽光雲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國星站在商業媒體的角度補充道:“在AIGC、ChatGPT快速發展的當下,學生應當注重個人的不可替代性,既能夠使用工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又能跳出技術的局限與框架,從不同的視角、更為深度的層面挖掘報道新聞”。

座談會後,師生一行在工作人員帶領下參觀了350平米演播室、電視節目制作中心、制作部新聞演播室分控機房及北京電視台台史展。

2F011

師生一行參觀電視節目制作中心

20日上午,師生一行來到中國傳媒大學數據科學與智能媒體學院(以下簡稱數智學院),同來自數智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以下簡稱信通學院)、計算機與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以下簡稱計網學院)的領導、教師進行座談交流。數智學院副院長孟放副教授、信通學院副院長李樹鋒教授分别介紹了本院的發展背景、人才培養體系及産學研合作成果,并對“工文交叉”“工文結合”進行了展望。他們一緻表示,在文科專業為主的學校中,通過跨學科發展,工科專業可以從服務文科的教學中,走出自己的專業之路。在全面數字化的當今社會,中國傳媒要走自己的路子,離不開新的科技。與會領導、教師傾情分享了他們在當今傳媒應用領域多方面的理解與實踐經驗,包括數字影像工程、智能科學、數據科學、計算數學與智能媒體、應用數學與信息傳播、視覺計算與智能影像、内容智能分析系統、融媒一站式服務平台、智能标簽、智能媒體、沉浸媒體,等等。

随後,曹洪洋主任就課程框架建構、項目制教學設計、實踐項目搭建等方面分享了我系的辦學經驗,并就未來專業發展問題同在場領導、教師展開熱烈的交流讨論。孟放副院長深情回憶,面對新的形勢和困難,數智學院在重新起草課程建設大綱時進行了一場全院“大彙戰”,提出了課程建設要與學生出路挂鈎,與學生考研、發展、實踐挂鈎。數智學院劉杉教授以自身專業為例,強調課程以底層框架為主、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并通過項目課題進行強化訓練的重要性。信通學院廣播電視工程系副系主任張亞娜教授則介紹了精英班培養模式,以及基礎課程和提高課程的融合設計策略。

3C5A2

座談會現場

會後,在張亞娜教授的引領下,師生一行來到校内的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觀。相關課題組研究生介為師生展示了AIGC的前沿開發以及應用成果,包括plog自動生成系統、新聞ip切片智能新聞視頻制作系統等等。

38C98

相關課題組研究生介紹plog自動生成系統

33D3B

張亞娜教授介紹實驗室研究成果

本次考察通過向一線行業媒體和一流傳媒院校取經,新聞傳播學系更加準确地把捉到傳媒行業及傳媒教育的前沿發展态勢;深刻領悟了市場需求對激發産學研互動的重要性,以及産學研機制對豐富理論教學内容的重要性,為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開拓實踐教學新方向、并最終構建全媒體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新基礎。

今年,新聞傳播學系招收第一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本科生,以及新傳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專業和學科處在新的起跑線上,本系格外重視學科培養方案的制定、學生培養質量的提升。目前,本系緊密圍繞學校構建的“‘三融合、四貫通、多元支撐’的中國特色礦大品格的本科教學體系”目标,在通識教育、專業交叉融合、科教融合的方面,努力全面提升學生媒介素養和實踐能力,以培養出更多契合行業需求的傳媒人才。

此次考察旨在及時獲取傳媒行業以及傳媒教育前沿發展趨勢,深度掌握智能技術對當下及未來新聞業發展的影響,廣泛交流課程建設與教學體系構建經驗,從而為進一步豐富完善我系課程體系建設,謀劃學生實際技能提升渠道尋找實際範例和經驗支撐。

(文:戴佳琪;圖:張碩卿;審核:劉振)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