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至14日,新聞傳播學系師生赴睢甯縣沙集鎮、邳州市融媒中心考察農村電商及縣域媒體融合發展工作。這是該系為提升本科教學質量,拓展校外教學資源所舉辦的系列研學考察活動之一。活動由新聞傳播學系主任、學科負責人曹洪洋帶隊,新聞傳播學系教師張如成、吳紅宇、封雷、郭寶光、鄭一萌,新傳系2020級部分本科生等共26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5月13日,師生一行來到睢甯縣沙集鎮智慧電商産業園小鎮進行參觀考察。睢甯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沙集運營中心負責人李勇首先通過睢甯縣電商家居大數據平台,系統介紹了沙集家居産業近幾年的網絡銷售數據,重點分享了沙集家居整體直播情況及AI數字人主播技術的應用成果,并帶領師生一行在沙集家居電商直播基地進行實地參觀。随後在沙集電商辦工作人員徐子鵬陪同下,全體師生又至沙集電商産業園了解農村電子商務“沙集模式”的形成曆史和發展現狀,對于沙集鎮在“十一五”到“十四五”期間依靠電商帶動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原因有了深刻認識。新傳系師生還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開展了直播體驗式教學,深入學習直播技巧,現場感受直播魅力。

圖為睢甯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沙集運營中心負責人李勇為師生介紹沙集電商數據

圖為工作人員為師生展示直播功能

圖為新傳系廣播電視學專業2020級曾欣羽同學進行直播體驗
通過對沙集智慧電商産業園的考察,新聞傳播學系師生不僅對農村電商直播這一新型業态有了直觀了解和直接體驗,而且切實認識到新傳專業學生努力培養和提升實戰型新聞傳播技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新傳系主任、學科負責人曹洪洋以及沙集電商運營中心負責人李勇均表示,期待未來能組織開展更為深入的合作及實踐教學活動。
5月14日,師生一行奔赴邳州市融媒體中心繼續研學之旅。在對邳州融媒中心智慧港(播音部、報紙編輯部,圖片部、電視編輯室)、新聞采訪部(政風熱線、頭條工作室、總編辦)、新聞制作部(審片室、專題剪輯室)、指揮調度中心及融媒學院進行參觀、聽取各部門負責人介紹後,又與融媒體中心領導及主要部門負責人展開座談。
邳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融媒體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徐希之首先緻辭表示歡迎,然後無保留地分享了邳州近年融媒建設思路與成果。他特别介紹,邳州融媒體中心現已進入深度融合的探索階段,正在以“移動優先”為核心,以“智慧港”建設為路徑,以“客戶端”發展為重點,大力推進生産智能化、内容産品化、服務智慧化、數字産業化,積極探索“融媒”向“智媒”的轉型之路。在此背景下,亟需來自伟德官网手机版等一流的高等學府專業研究人才提供理論支持,合作探索一條提高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路徑,共同推動縣級融媒體建設向縱深發展。
智慧港總監、全國廣電實戰專家團講師黃揚,圍繞銀杏融媒“三個一”和“四化”對邳州融媒組織架構和運行模式做了詳細介紹。融媒體中心副總編輯、全國廣電實戰專家團講師張瑞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就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産品開發及短視頻創作等傳授了實戰經驗。

圖為邳州市融媒體中心主任徐希之講話
新傳系主任曹洪洋代表師生對邳州融媒中心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他說,百聞不如一見,通過實地參觀,尤其在聆聽各位領導和專家的介紹後,對邳州融媒建設和發展有了更新的認識。邳州融媒中心領導專業意識明确,專業素養深厚,想法見解充滿前沿性,工作具有開拓性和創造性,對于推動新傳專業建設和學科發展頗具啟發性。伟德官网手机版新聞傳播學系緊跟國家發展、産業結構調整及社會發展步伐,瞄準新時代各行業對于新型新聞傳播人才的需求,努力把握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點,正在結合學校新工科優勢,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礦大品格的全媒體人才培養體系。故此,非常需要來自融媒建設和發展一線、富有寶貴經驗的專家進行指導,豐富理論教學内容,開拓實踐教學領域,合作探索媒介發展新領域,嘗試解決媒體融合新問題。相信随着了解的加深,合作的深入,校企雙方一定能夠在許多領域碰撞出火花,共創彼此美好未來!
會上,新傳系主任、學科負責人曹洪洋與邳州融媒體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徐希之共同為邳州融媒中心伟德官网手机版融媒實踐基地揭牌。

圖為邳州融媒中心伟德官网手机版融媒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此前,師生一行還專程來到邳州市“小蘿蔔頭”紀念館,與館方共同開展“走紅色路線 傳紅色精神”主題黨日活動。在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魯潤、邳州市愛國擁軍促進會會長周中路的陪同下,師生一起參觀了“小蘿蔔頭”紀念館的館内展陳,實地閱覽了展陳資料、觀看紀錄片、聆聽講解員專業細緻的講解。館内聲光電技術綜合展現了“小蘿蔔頭”獄中的生活,生動入心地呈現了烈士宋振中短暫而寶貴的有生歲月。通過實地參觀,師生深刻緬懷了共和國最小烈士,回顧紅色經典,體會紅岩精神。

圖為師生在小蘿蔔頭紀念館前合影
近年來,新聞傳播學系積極迎合媒介融合與多元化發展大趨勢,實踐教學定位“全媒體運營中心”構建,以“知識貫通課堂内外,個人能力适配行業”的教學準則,全方位多形式激活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此次實地考察為新傳系學生搭建了新的實踐創新訓練平台,以實踐能力聚合理論知識,使學生職業理想與業界需求更好嵌套結合。
圖:吳紅宇、封雷、韓飛宇
文:韓飛宇、段新宇
編輯:展望
審核:劉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