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為推進新聞傳播學科内涵建設,拓展數字文旅研究方向,學院組織部分師生赴蘇州開展特色文旅校外課堂活動。院黨委書記方躍平、蕭慶元教授、王青教授,院工會主席吳紅宇、新聞傳播學系主任曹洪洋、新聞傳播系和美術系聯合黨支部書記何雙秋,蘇州名城保護集團副總經理姜林強、蘇州麒峰文化發展集團董事長馮亞東、江蘇追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強、副總經理王欣,學院承擔相關大創項目的學生等參加活動。

4月1日下午,學院師生赴“山塘浮生集”進行實地考察,欣賞昆曲經典《牡丹亭》鑒賞版演出。“山塘浮生集”是昆曲《浮生六記》IP的首個線下主題空間,地處蘇州文旅遊客主要入口——山塘街,利用500多年曆史的“玉涵堂”,通過“昆曲+古宅”、“文化+旅遊”的形式,力圖打造一站式體驗蘇式美學生活及文化的文旅品牌。開業三個月來,“山塘浮生集”已成為蘇州傳統元素當代表達的代表性展示平台、蘇州新園林生活體驗地,以及集聚非遺創新和文旅融合等創新功能業态的文化新地标。


演出結束後,由Team X蕭劇場發起人、山塘浮生集主理人蕭雁博士詳細介紹了沉浸式昆曲體驗和互動式文旅體驗等文創産品創意開發的情況,重點介紹了特色文旅項目浮生六記園林版、雙塔市集項目策劃及Team X企業數字創新的探索,與會師生針對文化旅遊創新、數字文旅、打造旅遊目的地、學科建設征求意見建議等課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雙塔市集”是蘇州姑蘇區政府聯合上海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欄目組,對傳統菜場進行更新改造的成果,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向全國推廣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可複制經驗做法清單(第一批)》。原有“雙塔菜場”與國内其他城市傳統菜市場一樣,面臨設備老化、外觀陳舊、功能單一、配套不足、衛生條件較差以及商鋪空置、客戶流失等問題。在“為人們打造美好生活空間,建立從菜場到生活美學的生态鍊,營造溫暖有序的舒适空間,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和市民幸福感”等思維指導下,老菜場實現了蝶變,從一種單純的經濟形态化身為凝聚社區生活服務與生活美學的多功能複合空間,打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考察期間,人文學院師生專程來到位于蘇州市體育場路4号的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舊址參觀,感受紅色文化魅力,接受理想信念教育。1925年9月初,侯紹裘、張聞天與葉天底一起,在樂益女中秘密成立中共蘇州獨立支部;這是蘇州第一個中國共産黨的組織,是蘇州早期革命活動的第一個據點。中共蘇州獨立支部是當時中共上海區委(亦稱中共江浙區委)下屬的外埠9個獨立支部之一。它的建立,揭開了蘇州人民革命鬥争的新篇章。

此次特色文旅校外課堂活動中,人文學院師生與姜林強總經理、馮亞東董事長、劉強總經理等,圍繞新聞傳播學科内涵建設、謀劃數字文旅研究方向、新傳人才現實需求及特色培養、數字文化和數字經濟發展等主題展開座談,為構建一個體現時代要求,對标行業和企業需要,結合礦大發展實際,具備高水平實踐能力和深厚新傳素養的人才培養體系提出設想,建言獻策。Team X蕭聚場發起人、雙塔市集項目策劃人蕭雁博士歡迎人文學院師生共同參與文創探索性實踐,以國際化眼光、數字化手段傳播傳統文化,使中國傳統之美成為年輕群體的新日常的願望。參加活動的師生表示,這次考察堅定了信念、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維,大家對于“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和“新聞傳播學科”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作者:曹洪洋
圖片:吳紅宇 衛欣雨
編輯:展望 徐勤蘇
審核:方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