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和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随着時代的不斷發展,對人才标準的界定,經曆了從強調德智體的“三好”,到德智體美的“四好”,再到德智體美勞“五好”的變遷。“五育”的教育理念是我國教育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措施,“五育并舉”是培養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通過“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利于解決當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存在的“長于智、疏于德、弱于體、少于美、缺于勞”的不足。
近日,中央宣傳部主管的《黨建》雜志社“黨建網”、“江蘇黨建網”、“中國新時代黨建新聞網”、“現代快報全媒體”、“伟德官网手机版學習強國平台”等,先後刊發了《堅持黨建引領五育并舉,着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介紹了伟德官网手机版“強化以德立人、以智啟人、以體健人、以美化人、以勞塑人,着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相關具體做法。
長期以來,伟德官网手机版人文與藝術學院堅持黨建引領五育并舉,強化以德立人、以智啟人、以體健人、以美化人、以勞塑人,着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堅持以德立人,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使命
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學院不斷強化思想導航和價值引領,引導學生立大志、有大愛、樹大德,有擔當、講奮鬥、做奉獻。
注重把握教育時機,對學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結合建黨百年等重大時間節點,學院立足專業特色、學科特點、學生特長,以“進媒體、進軍營、進社區、進場館、進舞台”的“五進”為抓手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實現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标要求,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取得了顯著效果。學院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以“五進”為抓手,在明理增信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實踐活動,入選了江蘇省高校主題實踐類優秀案例;1名學生入選由團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等主辦的“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江蘇高校百校萬名團幹部思政技能大比武基層團支部書記專項賽二等獎。
與時俱進開展活動,提升教育的針對性和感染力。當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學院組織開展了“勇毅笃行抗疫情·共克時艱擔使命使命”主題活動,通過視頻會議、主題班會和宿舍走訪等方式,積極開展學生思想引導、學業指導、心理疏導和防疫指引等工作,教育引導學生擔使命、做先鋒。學院教職工和學生骨幹組成“突擊隊”,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為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生教育引導工作增加了濃濃的暖色。此外,組織師生黨員前往賈汪區馬莊村開展了主題為“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的主題黨日活動。學院提倡參與式、體驗式、沉浸式教育模式,組織學生利用假期開展社會實踐的契機參觀李大钊紀念館、周恩來紀念館、張思德紀念館,組織青協實踐團成員到杭州曆史館北山館區,感受紅色精神,重溫紅色曆史。
積極拓展各類教育資源,提高教育的生動性和實效性。學院主動立德樹人研究,2021年學院黨委負責同志主持的“教育價值視角下的高校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獲江蘇省教育系統黨的建設研究會課題結項評獎一等獎;撰寫的“紅色文化育人功能簡論”論文在《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發表後,被《新華文摘》通過論點摘編的形式轉載,并獲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優秀成果二等獎。除了平時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學院還深入挖掘各類育人資源,把以“兩漢文化”、“淮海戰役精神”為代表的本地優秀文化和以“廣石精神”為代表的礦大優秀文化納入學生德育教育中,引導青年學生聽黨話、跟黨走,自覺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堅持以智啟人,促進學院學風建設,增強學生實踐技能
學院以知識、實踐、文化、藝術等啟迪學生智慧,促進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實踐性學習,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抓全員投入、抓氛圍營造,促學風建設。學院不斷加強生涯規劃教育,通過專業介紹和專業導論、主題班會、大學生涯導論課、職業生涯規劃比賽、專家講座等活動紮實推進學生生涯設計和職業生涯規劃;通過全面落實本科生導師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專業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通過開展朋輩示範和幫扶,充分發揮學生個人、團學幹部、學生黨員、優秀團員和先進集體在學習生活中的模範帶頭作用,切實幫助學業困難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夯實學習基礎。此外,學院還重視發揮校友在生涯指導、創新創業、困難幫扶等方面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學院充分發揮人文學科在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優勢,将創新創業教育和美育、德育相結合,挖掘培育出更多高質量的項目,為學生創新創業搭建更寬闊的平台。人文學院2支團隊進入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江蘇省選拔賽省賽,均取得一等獎的優異成績。
抓“一系一品”、抓創新創業,強實踐技能。學院根據學科專業和年級特點打造優質專業活動品牌,逐步形成“一系一品”良好格局,如中文系師生的蘇轼文化研究、紅樓夢研究、華文文學研究,法學系的法律援助活動和知識産權競賽,新聞傳播系結合新媒體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音樂系的藝術展演,美術系的書畫作品展覽等等。學院通過重點項目培育、項目展示交流、專家輔導報告、實踐走訪參觀等形式,進一步營了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創業動力,增強了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知法近裡”——城鎮普法培育守護者》、《“星火助農”——以品牌、運營、電商、培訓四位一體的三農解決方案》兩個項目,分别獲得第十二屆“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中獲得銀獎和銅獎。依托學校唯一、學院管理的省級學生社團“太陽石劇社”,人文學院師生自編自導年度大戲《石炭歌者蘇徐州》,部分片段列入中央電視台拍攝蘇轼在徐州的專題片中。
三、堅持以體健人,強健身體素質,錘煉堅強意志
健康教育包括身體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兩個方面,學院提出新時代合格人才必須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廣大青年成長成才要勵志勤學、加強磨煉。學院着眼于提高學生體育興趣、培養鍛煉習慣、普及運動技能和增強學生體質,不斷加強體育特色建設,在體育活動中培養拼搏精神和團隊意識,着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學院倡導“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康理念,提出“育人為本、健康第一”,緻力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及适應社會的能力,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以“學生社區”為依托,通過開展晨練活動和趣味運動會等,加強興趣引導與體育意識培養;以“學院比賽”為載體,通過開展“風華杯”籃球賽、羽毛球賽、乒乓球賽等,提升運動技能與參賽覆蓋率;以“學校比賽”為推進,在學校啦啦操、太極拳等比賽中屢獲佳績,充分展現了人文學子的健康精神風貌。
身心健康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工作。學院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将健康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相結合,融入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全過程,融入學生健康工程。學院堅持“圍繞學生,關愛學生”開展專題講座、主題班會、團體輔導等形式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學院領導和老師通過座談會、宿舍走訪等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學院學工團隊責任心強、工作細緻,有效處理了多起危機事件。重視心理輔導,經常開展知識講座,每班都有心理委員,負責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調節學生之間的小問題、小矛盾,及時緩解同學的心理壓力。該校還創辦了心理劇社,學生自編、自導、自演,以緊密結合校園實際的劇情,真實再現校園生活中的各種情緒與情感,成為了心理健康教育生動活潑的教材,并多次受邀到外校演出。
四、堅持以美化人,提高審美素養,陶冶高尚情操
學院高度重視美育工作,充分發揮專業特色、學科優勢、教師專長和學生特長,積極承辦相關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引領廣大學生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向美向善而行。學院連續2年獲學校大學生文化藝術節最高獎“風華杯”。在第二屆江蘇省大學生網絡文化節中,人文學院師生的3件作品獲得一等獎。學院加強學生社區黨工委的文化建設,注重環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結合,使環境美、文化美和心靈美相得益彰、相互促進。
學院常态化舉辦年度五月詩會、聲樂器樂大賽等活動;依托學生社區黨工委,以“正其心、樂其學、健其體、和其群、雅其居”為主題,開展了“自遠”讀書會、線上音樂會、“藝心向黨”主題教育活動等 “人文浸潤,芳菲四季”系列活動。這些活動充分調動了師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形成了人人、時時、處處育人的良好局面。2022年,音樂系師生獲得第五屆“敦煌杯”中國二胡演奏比賽金獎與優秀演奏獎,學院青年教師擔任劇目古筝演奏的莆仙戲《踏傘行》獲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暨第十七屆“文華大獎”,1名研究生的樂亭大鼓傳統曲目《漁樵耕讀》入圍我國曲藝領域最高獎項“牡丹獎”,2名師生分别獲得第十一屆“神州唱響”全國高校音樂展演優秀指導教師獎及美聲組銅獎。
五、堅持以勞塑人,增強價值認同,磨砺意志品質
勞動可以培養學生對美好生活的認知和向往。學院積極營造“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氛圍,促進學生樹立正确的勞動觀和勞動态度,使學生形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良好習慣。作為全省五所學院之一,伟德官网手机版積極參與政校企合作共繪蘇州吳中“太湖藝術島”,師生團隊重點打造“開心農場”項目,将勞育融入文旅創作;在2022年伟德官网手机版“以勞勵志、以勞育美、向美而行”勞動教育研讨會暨勞動教育與美育成果展中,學院的書法、油畫、版畫、中國畫、綜合材料等多種藝術形式的200餘幅入選。
學院依托學校力量、社會力量、行業力量建設學生勞動實踐基地,讓學生通過義務勞動、勤工助學、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多種方式參與到更多的勞動實踐中來,引導學生在勞動中學會做事、在做事中學會做人。學院以 “一見寝新”雅居樂學活動為抓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學會生活、熱愛生活。在2022年“五一”勞動節期間,學院通過勞動教育與實踐課程和共建美好校園義務勞動弘揚勞動精神,讓學生在創造性勞動和志願服務、社會實踐中增長見識、增長才幹、磨砺意志、鍛塑品格。學院黨委組織開展的《情系鄉土以文賦能,助力鄉村攻堅脫貧》項目,獲2021年度伟德官网手机版“最佳黨日活動”優勝獎(排名第一)。
德育為先、智育為重、體育為基、美育為要、勞育為本,五育并舉,追求卓越,堅持黨建引領五育并舉,着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人文學院将繼續以德立人、以智啟人、以體健人、以美化人、以勞塑人,不斷創新工作形式、改進工作方法,着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勇擔大任的時代新人。
(劉 甯、方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