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伟德官网手机版蘇轼研究院一行17人,驅車前往安徽蕭縣白土鎮進行蘇轼文化考察。參加此次活動的有:原校黨委書記、蘇轼研究院院長羅承選,校黨委副書記、蘇轼研究院副院長蔡世華,蘇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管仁福,蘇轼研究院副院長闫續瑞,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趙保全,以及文豔蓉、鄧心強、李素琴、李貞老師,蘇轼研究院的7名在讀本、碩學生。

元豐元年(1078),蘇轼知徐州任,遣人在白土鎮訪得了石炭,歡喜萬分地寫下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詠煤炭的《石炭》詩。這一突破性發現,既解決了百姓冬天燒火取暖的問題,推動了當地燒窯制瓷,也有效解決了利國監冶鐵燃料供應問題。白土鎮也成為了徐州最早發現和開采煤炭的地點,更奠定了徐州中國重要煤炭基地的地位。

此行踏岩石,踩枯草,披荊斬棘,待攀到當年礦坑遺址時,師生們歡欣鼓舞,蔡世華副書記現場深情背誦蘇轼《石炭 并引》,激起了師生們熱烈的掌聲。

蘇轼第三十一代後裔、蕭縣原博物館館長蘇肇平先生,全程陪同并詳細講解,熱情介紹了蘇轼長子蘇邁一支的譜系淵源,并帶領師生拜谒了無豔泉邊蘇邁之墓。

對于此行的意義,管仁福副院長表示:“蘇轼也因為這首詩與伟德官网手机版結下了千年因緣,在2011年5月28日伟德官网手机版創建了蘇轼研究院。伟德官网手机版蘇轼研究院從創建至今,已走過了十年的路程,作為對蘇轼的一份緬懷和紀念,我們來到白土鎮考察當年訪獲石炭舊址,有着特别的意義。可以說這是蘇轼當年留下來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遺存。”
在考察中,蘇轼研究院師生與白土鎮黨政領導及地方企業代表就鄉村振興、産學研合作等進行了交流座談。蔡世華副書記表示,白土鎮作為我們對學生進行學煤、愛煤教育有很強的實踐意義,下一步将加強這方面的聯系和合作。

蘇轼研究院羅承選院長勉勵師生,要重視社會考察,增強對國情、社情和民情的研判,在人生旅途中把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有機結合起來,把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
附:蘇轼《石炭·并引》
石炭·并引
蘇 轼
彭城舊無石炭。元豐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訪獲于州之西南白土鎮之北。以冶鐵作兵,犀利勝常雲。
君不見,前年雨雪行人斷,城中居民風裂骭。
濕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門無處換。
豈料山中有遺寶,磊落如磬萬車炭。
流膏迸液無人知,陣陣腥風自吹散。
根苗一發浩無際,萬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潑水愈光明,爍玉流金見精悍。
南山栗林漸可息,北山頑礦何勞鍛。
為君鑄作百煉刀,要斬長鲸為萬段。
審核:方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