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央視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國傳媒大學及黨建雜志社聯合全國百所高校、百名青年學子共同推出《紅色文物青年說》100集視頻“微黨課”。接力講述身邊百件紅色文物的故事,傳承百年大黨的紅色基因,赓續共産黨人的精神血脈。我院法學專業2017級本科生張文玥作為伟德官网手机版學生代表參與本次微黨課錄制,講述抗美援朝紀念館一級文物“上甘嶺上的碎石粉末”和百年先鋒王繼才夫婦英雄哨所守衛海疆的故事。

此次“紅色文物青年說”以“紅色文物,青春講述”為主題,遴選了來自百所高校的百位大學生,在中國傳媒大學進行了錄制。張文玥介紹的文物是來自抗美援朝紀念館的一級文物——上甘嶺上的碎石粉末。300餘門火炮、近200輛坦克、3000餘架次飛機,投射190餘萬發炮彈、5000餘枚炸彈……上甘嶺戰役中,敵人密集的炮火将我方陣地的山頭削低2米,高地土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這件文物正是抗美援朝時期我國志願軍保家衛國、頑強鬥争的真實寫照。

張文玥還講述了百年先鋒王繼才夫婦英雄哨所守衛海疆的故事。王繼才生前為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從26歲開始接受守島任務,與妻子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2014年,王繼才夫婦被評為全國“時代楷模”。他們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紅色文物和時代楷模身上蘊藏着的革命精神經久不衰,時刻告誡、激勵着當代青年學子,引領青年學子繼承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從黨史學習和榜樣身上獲得啟發、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