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新聞資訊 > 正文
新聞資訊
人文學院廣電師生在線參加 “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啟動儀式
發布時間:2020-11-10 作者:喬晔 潘翠羽 楊祎甯 曾凡帆

11月5日下午,由教育部思政司和中宣部新聞局委托高校新聞傳播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舉辦的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在中國傳媒大學正式啟動。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岩,中宣部新聞局副局長趙旭雯,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廖祥忠,新聞傳播學教指委主任委員高曉虹,新華社總編室副主任、新華社武漢抗疫報道前指總指揮劉剛等,在主會場出席啟動儀式并發表講話。啟動儀式由新聞傳播學教指委秘書長王曉紅主持。我校伟德官网手机版廣播電視學專業師生在線參加。


今年中國新聞大講堂的主題是“來自武漢抗疫一線的報道”。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廖祥忠教授首先緻辭。他從“六個維度”育人理念入手,表達對未來新文科人才培養的期望,繼而強調了高校新聞建設和新聞大講堂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其後,中宣部新聞局副局長趙旭雯回顧了抗疫期間黨和人民共同努力抗擊疫情的情景,強調了新聞工作者要在工作中與黨同心,與人民共情。她呼籲,全體新聞學生和新聞工作者要做有擔當、有本領的新聞人。她還要求,在下一步的部校共建中,必須加緊新聞傳播後備人才培養工作,努力按照新聞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貫穿進新聞學科建設中,将新聞大講堂制度化、常态化。

新聞傳播學教指委主任委員高曉虹,則從基本設想和目标、基本課程和重要性等三個方面對中國新聞大講堂做了詳細介紹。中國新聞大講堂體現了新聞專業建設的根本任務,緻力于培養專業新聞人,培養傳統文化傳播者和講述中國故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新聞學後備力量。舉辦這個大講堂,不僅有助于傳播和弘揚抗疫精神,而且還能有效激勵新傳學子堅定理想,提升水平。作為高教司直接指導的新聞傳播新課堂,中國新聞大講堂将集中體現新聞傳播領域的新探索、理論與實踐的新拓展、媒體融合傳播的新嘗試以及立德樹人的新做法。課程由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澎湃新聞等14家媒體共同打造,集合了最優質新聞資源,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傳播推廣,内容包括記者講述、案例分析、拓展學習等。總之,中國新聞大講堂是一個集視聽化、主題化、體系化于一身的新聞傳播大講堂,也是為新聞學子專設的一門構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大課,一門國情大課以及一門思政大課。高校新聞專業必須将其列為選修課或必修課,并指定專人負責。新華社總編室副主任、新華社武漢抗疫報道前指總指揮劉剛作為授課代表發言。他鼓勵新聞工作者正确把握事物發展的趨勢和本質,始終堅持正确的輿論導向價值取向,要求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戰鬥力過硬的新聞隊伍。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岩再次對中國新聞大講堂的重要性做了強調。他指出,在全面推進高教發展進程中,新文科教育任重道遠,全體新聞教育工作者要發揮新聞學科的橋頭作用,培養樹立新聞工作者的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使其成為有擔當、能擔當的新聞人。新聞大講堂将會以每年一個主題的形式,集合優質新聞資源和最典型的新聞報道案例,給予新聞學子更有力的培養教育。

最後,來自全國13 所高校的新聞院校代表在主會場一同按下按鈕,正式啟動中國新聞大講堂。

我校伟德官网手机版廣播電視學專業骨幹教師以及2018、2019級本科生在線參加了啟動儀式。會後,大家反響熱烈,紛紛表示要利用好這個大講堂,緊跟新人文建設潮流,努力提升自身新聞素養和媒介素養,做一個有高度、有溫度、能拼搏、會戰鬥的新聞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