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9:30,我院中文系闫續瑞教授在徐州市圖書館,以《唐詩的特質與欣賞路徑》講座為平台,與徐州市民交流唐詩的藝術魅力。此次專題講座由徐州語言藝術學會副會長張帆老師、副秘書長朱守勤老師主持。
闫續瑞教授結合自身對唐代文學多年的學術研究成果,以唐詩為關鍵詞,從唐詩的特質、學習唐詩的意義、如何欣賞唐詩三個方面展開,用新穎的視角、開闊的思路、深情的誦讀,深刻诠釋了唐詩的藝術魅力,同時指出唐詩對文學與當下社會的深遠影響。講座伊始,闫教授指出生氣勃勃的大唐氣象是南北文化、各民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的共同合力的結果,這為詩人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滋養。她認為“唐詩特質”,可以總結為“文質雙兼”、“唐詩意味濃、意蘊深”、“風格繁富,如萬河争流 ”、“空前普及 ”“應用性強 ”、“形式完備,詩體大備”等六個方面。闫教授結合自己多年研讀古典詩詞的心得體會,闡釋了唐詩的特質,并即席吟誦了李白、杜甫、王維等著名詩人的代表作品,一首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将講座的氣氛推向了高潮。以李白詩歌《将進酒》為例,闫教授诠釋了詩人的樂觀主義精神,指出學習唐詩有助于我們更加自信地追求遠大的理想抱負;引領現場聽衆從杜甫、白居易的詩歌中感受古人的仁愛之心與悲天憫人的情懷,從孟郊、王維的詩歌中懂得珍惜親情、友情與愛情,闫教授認為這些有助于培養人們的高尚的品格;在此基礎上她指出讀唐詩可以提高審美情趣,獲得美的享受,增加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就“如何鑒賞唐詩”這一問題,闫教授鼓勵大家借助經典書籍、名家講座等形式欣賞唐詩、感受唐詩、陶冶性情,體驗古典文學的永恒魅力。
闫教授聲情并茂的講解表達了她對唐詩的由衷喜愛,同時她也把這種對唐詩的熱愛之情傳遞給現場的每一位聽衆,大家紛紛表示意猶未盡。據悉,闫教授将于8月27日在徐州市圖書館進行第二場文化公益講座。我院教師在學校和學院的大力支持下,立足高校科研優勢,積極投身地方社會經濟文化建設,有效履行了高校服務地方的社會職能,為實現高校和地方的優勢互補,做出了應有貢獻,也充分彰顯了新學院新氣象。

闫續瑞教授在徐州市圖書館講座現場與誦讀協會的老師們合影

闫續瑞教授與部分文學愛好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