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9:30,第十屆江蘇書展銅山分展場活動如期舉行第五場文化講座。活動現場,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中文系闫續瑞教授,做客新華書店徐州和平路店,作題為“蘇轼蘇轍手足情深”的學術講座。此次講座由中文系孫慧老師主持,騰訊會議線上同步直播。
闫教授以“兄弟情”為關鍵詞,從“眉山習詩書”、“京城齊揚名”、“‘飛鴻踏雪泥’”、“密州中秋思”、“聚徐百餘日”、“‘烏台詩案’事”、“黃州與筠州”、“瓊、雷隔海望”、“‘世世為兄弟’”、“愛、體驗與創造”等十個方面,講述了蘇轼蘇轍真摯的手足之情、惺惺相惜的友朋之情以及二蘇遺留給人世間的大愛。
講座伊始,闫教授指出眉山的人傑地靈滋養了蘇轼蘇轍兄弟的成長,造就了“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曆史佳話。同時闫教授表示他們的成長也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其母程氏與其父蘇洵不僅在學業上悉心教導,也特别注重其道德品質的培養,這為二蘇兄弟的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蘇轼蘇轍兄弟的首次别離是在蘇轼赴鳳翔簽判的任上,蘇轍選擇留京侍父,兄弟二人依依惜别。蘇轍寫下《懷渑池寄子瞻兄》,正是因為這首詩,才有了蘇轼千古傳誦的《次韻子由渑池懷舊》:“人生到處何所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闫教授指出這首詩不僅有兄弟情深之意,而且更富有深刻的哲思。二蘇兄弟一生總在别離之中,聚少而離多,也正因兄友弟恭,情深義重。1076年中秋節蘇轼吟詠出流芳千古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相比于曹丕曹植兄弟,二蘇不僅才華出衆,而且兄弟情深,讓人敬佩。
闫教授指出蘇轼文學創作的豐收期是“烏台詩案”後蘇轼蟄居黃州時,也是蘇轼偉大人格與豁達思想的形成期。講到這裡,她即興吟詠了《念奴嬌·赤壁懷古》與《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兩首詞,帶領在座聽衆共同感受蘇轼的融通與灑脫。“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闫教授認為在烏台獄中蘇轼寫下的這首絕命詩《予以事系禦史台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其一),使二蘇手足之情昭示後人,流芳千古! 講到這裡,闫教授說道,感念于二蘇的情誼,曾在火車上創作過一首詩歌《詠二蘇兄弟情》“二蘇少成名,兄弟情深重。十載習詩書,亦師亦友朋。患難相扶持,思念明月中。文壇傳佳話,千秋留餘風。”
講座最後闫教授用“愛”、“體驗”與“創造”三個關鍵詞總結了蘇轼蘇轍兄弟手足情帶給我們今人的啟示。“愛”不僅是手足之愛,更是一種大愛,積極地“體驗”人生,踐行社會責任與義務,“創造”社會價值。同時闫教授以“習二蘇,讀天下好書,養人間正氣!”贈送給在座聽衆,共勉之。講座提問環節,圍繞蘇轼的自身成長、詩詞創作等方面,闫教授與現場聽衆進行了探讨,與會聽衆紛紛表示此次講座受益匪淺,引發了自身深思。
第十屆江蘇書展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以“讀書追夢,閱享小康”為主題,自7月23日開始在全省各地市舉行,為期五天。徐州分會場活動由雲龍區宣傳部、銅山區宣傳部、雲龍區全民閱讀促進會、銅山區全民閱讀促進會、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銅山分公司、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趁早讀書會等聯合承辦。在銅山分展場新華書店(和平路店)系列公益活動中,闫續瑞教授等4位老師奉獻了5場精彩的公益文化講座,體現了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蘇轼研究院積極發揮高校優勢,服務社會的責任和擔當。

闫續瑞老師講座中

闫續瑞老師與部分聽衆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