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2日,人文學院“薪火·新時代綿延人民中心情懷”暑期實踐團前往安徽省蕭縣丁裡鎮菜窪村與江蘇省徐州市北望村開展暑期實踐調研活動。
“薪火·新時代綿延人民中心情懷”暑期實踐團圍繞“赓續淮海血脈 踐行使命擔當”主題,通過調研走訪宿州、徐州兩地淮海戰役遺迹及相關親曆者見證者後代,取得第一手口述史資料,宣傳新時代淮海戰役精神,赓續淮海戰役精神血脈,踐行屬于當代青年的使命擔當。
7月10日下午,實踐團首先前往丁裡鎮進行參觀座談。在丁裡鎮舉辦的座談會上,丁裡鎮文旅部門負責領導對實踐團成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詳細介紹了當地淮海戰役遺址的保護與利用情況。實踐團成員與當地工作人員就如何更好地傳承淮海戰役精神進行了深入探讨,并合作拍攝了紅色文旅宣傳片,以影像記錄的方式講述那段峥嵘歲月。當地工作人員在合作過程中,積極鼓勵實踐團成員繼續深入挖掘和報道淮海戰役精神,讓這段光輝曆史在新時代繼續發光發熱,激勵更多人赓續紅色血脈,傳承革命精神。

圖為實踐團成員(右一)參與丁裡鎮政府紅色旅遊宣傳片拍攝的畫面
随後,為深入探尋渡江戰役的曆史脈絡,實踐團成員前往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 在紀念館内,講解員的講解讓實踐團成員深刻感受到渡江戰役勝利的曆史意義,以及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服務人民、依靠人民的優良作風。紀念館中陳列的真實文物也讓實踐團成員們生動體會到軍民魚水的深刻含義。

實踐團成員在紀念館進行參觀
7月11日上午,在宿州市丁裡鎮蔡窪村,實踐團采訪淮海戰役見證者楊兆理、王慶喜兩位老先生。楊兆理老先生向實踐團成員們詳細描述了戰役中的關鍵戰役以及人民群衆對解放軍的無私支援,老先生們對戰後在黨的領導下農民翻身、獲得土地的講述,也讓實踐團成員們對淮海戰役有了更加立體和全面的認識。實踐團成員們展示了自己前期的研究成果,在交流與讨論中,成員們從親曆者的視角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第一手資料,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研究成果。

圖為實踐團成員采訪勝利村淮海戰役見證者王慶喜老先生
11日下午,實踐團深入蔡窪村,在村廣場面向村民們開展了一場關于新時代淮海戰役精神内涵的宣講活動。成員們闡述了淮海戰役中展現出的團結協作、不畏艱難、勇于犧牲等精神内涵,并讨論這些精神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和時代價值。宣講結束後,實踐團成員們分頭行動,深入群衆進行問卷調查和采訪,獲取群衆對淮海戰役精神的理解和傳承方式,以及對于在新時代如何更好地宣傳這種精神的建議。在宣講和采訪中,實踐團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村民們對淮海戰役精神的深厚情感和傳承意願,為今後的宣傳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啟示。

圖為實踐團成員向當地群衆發放有關淮海戰役宣傳建議的調查問卷
7月12日,為了将淮海戰役精神更好地傳承給新一代實踐團來到徐州市銅山區北望村,在采訪淮海戰役見證者和進行宣講的同時,與校團委伟德官网手机版管樂團合作,将革命精神融入音樂之中,在北望村舉辦了多場特色文藝表演。這些演出不僅展現了青年學生的藝術才華,更以獨特的方式傳播紅色文化,激發當地群衆對革命曆史的共鳴與敬仰。

圖為實踐團成員為北望村村民進行紅色文藝表演
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淮海戰役精神與黨的人民中心情懷緊密相連,共同構築起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基石。人文學院暑期實踐團隊前期貫徹“理論先行,實踐緊随”的核心理念,研讀淮海戰役的史料,對這場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戰役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以此為基礎組建“薪火·新時代綿延人民中心情懷”實踐團隊,并在共青團伟德官网手机版委員會和伟德官网手机版伟德官网手机版委員會的指導下成功獲批學校立項。在假期中,實踐團成員對蔡窪村、北望村進行走訪調研,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對革命曆史的深刻緬懷與傳承,更是一次對新時代青年學生使命擔當的生動實踐。
文字:王英昊 郭瑞君
圖片:郭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