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學生工作 > 正文
學生工作
人文學院“遺脈相承,鑄魂續夢”實踐團隊赴南京、蘇州、南通三市開展社會實踐調研
發布時間:2024-08-16 作者:

8月14日至15日,“遺脈相承,鑄魂續夢”實踐團隊以江蘇省南京市、蘇州市、南通市三地的工業遺産為研究載體,集結三支分隊分别走訪金陵制造總局、南京長江大橋、大生紗廠等工業遺産地。團隊成員将文化感知與工業遺産文化傳承研究相結合,以曆史悠久、特點鮮明的三地為調查對象,力圖深入挖掘積攢工業時代的獨特記憶、弘揚工業精神。

8月14日下午,實踐團南京分隊成員前往南京晨光1865街區,捕捉并提煉1865創意産業園區所蘊含的多層次文化感知,探索其在推動工業遺産保護與現代文化創意産業融合發展中的成功路徑與未來潛力,為工業遺産在新時代的活化利用提供寶貴經驗與啟示。蘇州分隊成員前往江蘇省蘇州市第二制藥廠舊址展開實踐調研。在調研過程中,成員們參觀了老廠房的特色建築及廢棄的設備,斑駁的痕迹讓成員們切身感受到了工業遺産的厚重曆史。園區在原有遺産的基礎上加以改造,适當引入了當前時尚的潮流元素,将工業時代的獨特記憶與當前的潮流融合在一起。但是由于缺少宣傳,園區内的人流量屈指可數,如何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如何将工業遺産所蘊含的工業精神傳播開來等等是産業園要面臨的難題。

實踐團成員(左)在工業遺産所在地進行問卷調查

8月15日上午,實踐團南京分隊在團隊指導教師史修永教授的帶領下一起前往南京長江大橋,踏上了一段特别的文化探索之旅。這次實踐不僅是一場對曆史的追尋,更是一次對文化創新與城市記憶傳承的深刻反思。南京長江大橋曾經是工業時代的見證者,更因其承載的紅色精神而成為重要的文化象征。蘇州小分隊前往江蘇省蘇州市蘇綸場展開實踐調研。在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發現該場所對于工業遺産的保護與開發不夠合理恰當,該場所過于商業化而忽視了對相關遺産的開發與利用,使得場所缺乏獨特性,無法體現文化與曆史的價值,這些因素也導緻了該場所缺乏人流量。南通小分隊則前往大生紗廠和唐閘曆史文化街區進行深入調研,她們通過走訪街區對其曆史文化發展的脈絡進行梳理,了解到南通市留存至今的張謇近代民族工業文物遺存共有50餘處,其中大生紗廠、大達内河輪船公司舊址等省級及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10多處。在他們感受“實業救國”的工業精神的同時也與當地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訪談,深刻感受到了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傳承之美。

實踐團成員與史修永老師在南京市下官火車主題園區的合影

8月15日下午,實踐團隊前往江蘇省蘇州市第一絲織廠舊址開展調研實踐活動。成員們先參觀了蘇州第一絲廠舊址的外部景觀,學習了蘇州第一絲廠的發展曆史。如今的第一絲廠是蘇州唯一完整地保留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标志建築紅磚瓦房,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以及中國傳統絲綢産業的生産景觀,是首屈一指的文旅交融示範站點。

“遺脈相承,鑄魂續夢”實踐團隊通過實地探訪,團隊成員深入了解這些地方的文化感知與藝術美感,深入考察其工業精神與文化的挖掘利用情況,記錄了三地工業遺産的保護與開發情況與發展狀況,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考察見聞并形成詳實資料更新現有認知。不僅如此,實踐團成員還對遊客及工作人員進行了面對面的訪談,并發放了100多份問卷,收集了關于工業遺産地的真實感受與見解,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讨了江蘇省工業遺産的文化價值與精神内涵。

團隊成員劉芊倩說:“在南通工業遺産基地的實踐經曆,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這座城市豐富的曆史文化底蘊以及工業遺産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價值。南通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工業遺産。尤其是以大生紗廠為代表的工業遺産,不僅見證了南通乃至中國工業發展的曆程,也承載了張謇等實業家實業救國的宏偉理想。這些遺産不僅僅是冰冷的機器和建築,更是曆史的見證,文化的傳承。”

團隊成員江彩烨說:“工業遺産承載着特定曆史時期的工業文化、技術知識和社會價值觀,它們是工業發展曆程的實物見證。三城工業遺産發展與保護極具特色,不同時代的工業遺址見證了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承載着時代記憶,蘊含着時代精神,是工業文化遺留下的産物。對工業遺産進行保護和利用意義重大,工業遺産不僅僅是保存物質形态的曆史遺迹,更重要的是守護城市的根與魂。每一塊磚石、每一台機器背後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城市的文化符号,激發着人們對過去和未來的共鳴與尊重。”

團隊成員朱青霞說:“本次社會實踐,我們去到了蘇州的姑蘇69閣、第一絲廠以及蘇綸場,來到這些地方,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廢舊的紅磚廠房,以及被改造的産業建築,每個角落都是曆史的印記。我們還看到一處工業設備放置地,還有高聳的煙囪,看着這些充滿歲月痕迹的工業建築,我們仿佛看到了在那個時代它們運作的場景。這些工業遺迹不僅是曆史的見證者,更是人類工業文明發展的重要标志。通過對該工業遺産的考察與調研,我們認識到了工業遺産的發展模式,以及所承載的豐富曆史和文化信息。”

Baidu
sogou